9月3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通报普查工作进展,交流地方经验,研究推进下阶段试点工作。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孙晓东在分会场作试点工作经验交流发言,对我省开展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报。
贵州省分会场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孙晓东在分会场作试点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自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省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省有关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省政府相关副秘书长,省应急管理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冯仕文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了尽快推进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从省减灾委有关成员单位、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省应急管理厅直属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抽调35名政治素质好、熟悉防灾减灾救灾等业务工作、文字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作风扎实的同志组建普查工作专班,各市州、县(市、区)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在全省形成推动普查工作的浓厚氛围。
贵州省分会场
针对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实际情况,省普查办通过建立定期联络调度机制,建立联络员微信群、制定全省普查工作联络表,采取“一对一”沟通交流、召开专题会等方式,及时解决普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在全省范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我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普查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基本摸清和掌握地质、洪涝、风雹、地震四大类自然灾害风险情况。
在贵州省分会场,省应急管理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