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活跃在民国的清代翰林邢端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47827940

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辛亥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活跃在民国的清代翰林邢端

北平解放之初,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主席宴请了在北平的前清尚在世的十位翰林。贵州籍翰林邢端在座,这令他感到莫大光荣。周恩来总理丰富的学识、卓著的才华让他十分钦佩。他回家后对家人说出了肺腑之言:“每当政局改变,我差不多都要到怀仁堂去一次,见过各个时代的政治要人。但我从未见过像总理这样一位气概非凡、才略冠世的人物。真不愧是总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邢端,字冕之,号蜇人,笔名新亭野史,清光绪九年(1883年)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一户家境贫寒的私塾先生家庭。其父邢以谦,长期以教授私馆维持家人生计。邢端七岁时,父亲病逝于四川,其由母亲刘氏抚育。其上有兄一人,姊二人,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邢端自幼聪颖,小小年纪即深知家庭之艰难,母亲供他念书不易,所以在私塾中读书十分用功。塾师对他期望甚大,认为他天分很好,又肯努力,日后定可功成名就,对他的教育也就格外用心。但家计太过艰难,母亲的确无力供其读书,不得不中道辍学,在家自习。后经亲友介绍,在贵阳一家店铺当学徒。学徒生活异常劳累,又要受店主及顾客欺凌,但邢端却利用很少的空余时间,以塾师教授的知识为基础,自觉进行自修。这一阶段,他读了不少能找到手的中国古典名著。书本扩大了他的知识视野,也给磨难中的邢端以慰藉。几年的艰苦自习,使邢端知识大进。很快,他就在贵阳乡试时中举,接着又赶赴开封考中进士。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21岁的邢端进北京参加殿试,中翰林,成为清王朝甲辰科(也是废科举前最后一科)最年轻的翰林。

19世纪中期,中国备受西方列强欺凌,随之兴起的“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使社会各界及清朝政府,都意识到学习欧美及日本新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以图强自保。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邢端奉派东渡扶桑,以公费生的资格留学,在日本大阪工业学校就读,学习工业生产和工厂管理。在日本的三年中,邢端珍惜学习机会,各科成绩优异,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学成毕业回到祖国。邢端回国后,国内当时学工业、懂工业者寥若晨星,因而受到清政府重用。他先被任命为奉天(今沈阳)八旗工厂总办;一年后,又被调往天津,担任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垮台,邢端因学有所长,为北洋历届政府所重用。他先后出任直隶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工商部佥事、农商部佥事、矿政司司长等职。

邢端是为中国地质矿产工作的开创做过一定贡献的人。他曾积极参与了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创办工作,为该所罗致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结识了中国最早的地质学家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政府派邢端接收了过去由德国人开办的井陉煤矿,并被任命为该煤矿总办。这期间,邢端在北平城内修建了一座住宅,举家迁往北平。1927年,张作霖把持了北京政权,邢端厌倦了走马灯似变化的政坛,不愿再为军阀效力,辞去了一切职务,由井陉回到北京家中,开始了数十年的闲居生活。

邢端居北京后,闭门谢客,整天埋头于书画诗文当中,开始以其为官时攒下的财产悉心收藏书籍。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曾派员去拉拢邢端,许多旧时的朋友也邀请他参加国民政府的工作,都被其婉言谢绝了。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北平城,这一时期邢端及家人处境十分艰难。日本当局知道邢端曾在日本留学,千方百计想叫他出来做官。邢端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给日本人办事为耻,在高官厚禄和民族气节的大是大非问题上,邢端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可以想见,拒绝日本人利诱、不为其效劳的邢端,在日本人统治的北平,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积蓄日渐用尽,邢端开始卖字画谋生。由于其前清翰林的名声,又兼写得一手好字,其行、楷书皆为时人称赞,当时求其字者络绎不绝。于是,他通过琉璃厂的荣宝斋订出润格,卖字收入成了他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其书法作品在北平流传甚广,后来北京人视其书法为珍宝,即便在当今的拍卖市场上,其书法珍品拍价甚高且十分难求)。

邢端书法作品

邢端喜欢藏书,曾长期广为搜集各种书籍碑帖。尤其对搜集家乡贵州的典籍更为用心,希望将来他的收藏能够为家乡文化事业做出贡献。他还悉心于贵州历史文化研究,与蛰居北京的贵州同乡、建筑先驱朱启钤合作,共同编纂《黔南丛书》,具体由邢端编辑,朱启钤承担出版印刷费用。这期间,邢端的主要作品有《黔南丛书·刘贵阳遗稿》《黔南丛书·平回纪要》《黔南丛书·陶楼诗钞书后》《贵州方志提要》《于钟岳别传》《读南北史劄记》《续魏书宗室传》等。邢端游历甚广,其作品中有不少游记,有特色的如《黄山游记》《齐鲁讼碑记》《山游日记》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对邢端颇为礼遇。李宗仁专门设宴招待他;翁文灏、张道藩登门造访;北平市市长何思源还在其生活极困难的情况下,送了他几袋面粉。其目的都是希望邢端出来做事,为国民党政府效力。但邢端仍不为所动,继续过着家居生活,潜心于书法及学问研究。这前后,他共著有《清代黔人馆选提名》《明代历科进士表》《清嘉庆戊辰科齿录》《清代贵州乡试考官解元表》等著述,并写有不少诗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邢端十分兴奋,接受了毛泽东主席委托周恩来总理的宴请。在195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期间,邢端在怀仁堂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他与毛主席亲切交谈,并作诗唱和。邢端与夏仁虎合作的一篇诗文,现收集在毛泽东主席收藏的当代书画册中。

1951年,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邢端被聘为馆员,又被选举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由于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热爱,蛰居多年不为利禄所动的邢端终于跨出家门,参加了社会工作。

邢端对故乡贵州更是念念不忘。他在生命弥留之际,嘱家人将自己的全部藏书、碑帖数十箱,共约二万余册,捐献给贵州图书馆和贵州博物馆,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1959年,邢端逝世于北京,终年76岁。

1960年,其家人将其遗稿整理为诗、文、游记三类,合成一集,订书名为《蜇庐丛稿》,线装出版面世。

参考文献:

1、何静梧:《邢端先生传略》,载《贵阳历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刘学洙:《铁骨铮铮一翰林——贵州先贤邢端及其<蛰庐丛稿>》,载《贵阳文史》2003年第5期。

3、恍灼:《中国营造学社与朱启钤》,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1984年。

4、[日]桥川时雄:《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昭和15年(民国二十九年)版,中华法令编译馆,1940年。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编辑

王青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