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磷石膏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深化磷污染、锰污染治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从严排查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摘自2022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当人大代表,铜仁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勇走进《两会透明度》直播间,他的一段话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我有时感觉到分身乏术,身心疲惫,有苦难言,难决策,整夜睡不着觉。”
这是一个环保卫士的切身感受。因锰矿资源丰富,铜仁市松桃县与湖南花垣、重庆秀山被称为中国“锰三角”,但因涉锰企业在早期发展中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当地锰污染成为环保痛点,松桃锰污染治理问题迫在眉睫。
“要真正解决锰渣无害化处理瓶颈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委给予政策、人才和资金倾斜,需要有关科研单位积极研究早出成果,需要电解锰企业自主创新、开拓进取,需要上下同心协力、共谋共创。”
今年两会,张勇代表也把这些问题带到了会上。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尚未健全完善。二是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区县生态环境分局监测监察力量薄弱,人少事多,统一监管点多面广,从严执法环境有待改善。三是随着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新冠疫情深刻影响,地方发展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艰难,投入环保设施资金不足,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到位,环境污染突出,环境违法案件多发。”
2021年是贵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生态环境治理闯新路、开新局的过程中,铜仁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张勇做了深刻的思考。
“在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做好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四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和风险防范工作。”
作为铜仁市的环保当家人,张勇说,过去一年,有苦也有乐,未来铜仁的碧水蓝天在他的心中已有蓝图。
“过去的一年,铜仁市生态保护工作总的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的标准,松桃锰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守住了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我希望我们的家乡通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能够做到蓝天、碧水、净土、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