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贵阳人宴席上的“三鲜锅巴”,抗战期间在重庆以“轰炸东京”之名大火特火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6882680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前几期曾经写过锅巴,原生态的锅巴,也即是所谓煮饭时自然焖出来的那种锅巴,立马有人留言,批评我落伍,说是早就有了高科技产品的电饭煲,可以烹煮出完美的锅巴来。

知道这个,我真是喜出望外。可惜错过了“双十一”,等下一个打折季吧。

锅巴不登大雅之堂,似乎鲜人提及。不料闲翻近人笔记,居然有所发现,是在《蜀游闻见录》那本书里,作者徐心余,系江苏南通人,清末民初两度入川任职,前后历二十余年,是书为六十岁之后的回忆之作,原题《蜀游随笔》,有一百八十条笔记,不分卷。原本无甚期待,读完才知不然,可抄者颇伙。

《蜀游闻见录》

这则关于“大锅巴”的条目就写到:“成都各大丛林,僧徒既如此之多,每日饭食,必非寻常家一锅一灶所可比拟也。据云昭觉寺煮饭之锅,可容米七、八斗,故锅巴大而且厚,起锅后,司饭僧以首顶之入仓,只见两足行,膝以上弗见也,其大可知。仓积锅巴多,即碎片而油炸之,或留以自用,或举以赠人,酥脆无比,食之者莫不交口誉之。其余各丛林,均有此物,客来即以为茶点,特不若昭觉寺厚且多耳。”

锅巴经油炸,便成为一味极其可口的小吃,如今超市、便利店里,这类食品不少,且加以发扬光大,掺入种种调料,口味于是多元。不过,我总觉得吃起来有股子说不出来的工业感,想必远不如徐心余在成都昭觉寺吃到的靠谱,因米的焦香本身就很耐咀嚼,胡乱添加配料,似可不必。

锅巴也能入菜,老式的贵阳宴席,有一个小孩子特别中意的菜品“三鲜锅巴”,整块锅巴倒扣大盘中,服务员端一海碗,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高汤,裹挟着鱿鱼片、鹌鹑蛋、香菇、玉兰片、肚条之类的食材,迅速淋下,伴随着噼噼啪啪的轻微爆响声,便可以享用这道仪式感十足、颇具戏剧性的菜肴了。不过务必记住,下手得快,时候一过,锅巴被汤汁泡软,味道便逊色了。

类似做法在淮扬菜、鲁菜、豫菜、闽菜、湘菜等等传统菜式中均有保留,所不同者,浇汁里的食材各有各法,菜名彼此相异而已。具体由哪家发明,无法考证,但却有掌故可说。

据说在抗战后期,美军开始进入日本轰炸,报章刊出消息,深受日机轰炸之苦的重庆老百姓奔走相告,为之叫好。其时重庆有一家名气不小的餐馆叫“凯歌归”,老板李岳阳闻听此讯后,特地设宴邀请友人庆贺。等这道重庆人叫做“响堂肉片”的菜上桌,热汤浇下,响声大作,老板福至心灵,当场为之取名曰——轰炸东京。

名字硬是取得好,讨了口彩,更切中市民心声,据说为此还推出了免费赠送三天的活动,立马火遍全城,号称成为“陪都第一名菜”。即使放到今天看,也算得上极其高明的营销案例,这广告文案的功力,令人拍案叫绝。

人心向背,有时候,真的会隐藏在一菜一肴之中,远一点的例子,还有杭州的油条传说,是因为岳飞冤死后,小贩滚油炸制,名为“油炸桧”,于是同情岳老爷的百姓趋之若鹜,火爆一时。

虽为传说,主政者似乎从中可以悟出一点道理。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