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新时代的贵州人丨王昭权:爬行谋生的牛倌,顶天立地的汉子

动静原创
1668741240
积分商场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贵州人,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主动作为的志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从他们的故事里,你能读懂“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因为,他们是新时代的贵州人。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王昭权是个名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都报道过他的故事,而王昭权自己最看重的是这张照片。

2020年10月,王昭权到北京领取“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他坐着轮椅穿过天安门广场,伴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走进人民大会堂;2021年2月王昭权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北京接受表彰。王昭权说:“我只是靠双手养活了自己,没给别人添负担,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国家表彰我,是希望每个残疾人都能自立自强,活得顶天立地。”

6岁因小儿麻痹致左腿残疾,从此王昭权只能依靠双手、右脚在地上爬行。2012 年,为了摆脱“养牛为耕田、喂猪为过年”的日子,在弟弟的支持下,王昭权筹集资金买了10头小牛,一年后,出栏了6头牛,还上了欠债,还略有盈余,这让王昭权尝到了养牛赚钱的甜头。

几年下来,王昭权的肉牛养殖技术日趋成熟,收益也逐步提升。2017年,王昭权向当地信用社申报了5万元的“精扶贷”,从外地买进3头牛扩大规模。这年,王昭权获得5000元的养殖补助,养牛收入远远超过了贫困线,吃穿不愁,医疗住房均有保障……盘算着家底,2018年1月,王昭权向村委会递交一份脱贫申请书,主动申请脱贫,是全县第一个主动申请脱贫的贫困户。

“我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王昭权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做大肉牛养殖,2018年5 月,王昭权注册成立了 “昭权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王昭权负责牛群喂养和草地管理,弟弟王华负责跑市场和技术服务,让肉牛养殖稳步推进,每年养殖不下10头,多时有20多头。

受到王昭权的鼓舞,当地村民纷纷扩大养牛规模,附近的村子也邀请王昭权给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聘请王昭权为村集体养牛合作社顾问。

目前,沙子坡镇全镇养牛户达776户,其中贫困户306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已全部脱贫。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记者

杨云婷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飞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