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丨陆游诗中的这种美味,如今成了普定的脱贫致富的“法宝”

动静原创
1598925480

陆游曾有诗云:“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如今,这样的美味,也成了安顺市普定县的扶贫产业之一。

8月29日,“山海同行·决胜今朝”东西部扶贫协作“6+1”省级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山东采访团来到了安顺市普定县水母河流域韭黄基地。入眼却是漫山遍野绿油油的韭菜,以及每隔一段距离就插上的亮黄色粘虫板。那么韭黄去哪儿了呢?

跟随普定县副县长杨大盛的脚步,记者们来到了一片正待收割的韭黄地,这才知道,见不到阳光的韭菜才成了韭黄,而这些韭黄,就藏在一个个高约三四十厘米的黑色遮光筒里。地里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给一株株韭黄“摘帽”,露出了金灿灿的韭黄。

“水母河流域是我们普定县韭黄产业的主要生产区,我们这里长出来的韭黄颜色特白纯正、杆白叶黄、粗细均匀,还没有农药残留,口感非常好!”杨大盛介绍道。但说起这里的韭黄,就不只是美味了,它们还帮这里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我每天都来基地里干活,这这儿离家近,能照顾到家里,一个月能有3000块钱的收入呢。”在韭黄基地里,村民周凯富说道。他跟妻子一起在这里打工,家里土地承包出去以后每年都有分红,以前在家没事儿干,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换在以前他想也不敢想。

来自青岛新闻网的记者陈洁在旁问道:“在这里打工后家里有什么变化呢?”

周凯富想了想,略显羞涩地笑了笑,说:“今年买了台电视机。”这句话让陈洁深有感触:“对他们来说,可能以前的收入只够养家糊口,但他们现在生活之余,有了更多的收入,我在他们脸上也看到了非常幸福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普定县通过采取“龙头企业+村公司+农民”或“村公司+合作社+农民”运作模式,通过乡镇(街道)公司牵头管理,“村企合一”组织实施、群众就地务工推进发展,园区采用“高抗优质新品种+高密度栽培+生态循环技术+绿色防控+减施增效”模式,做到绿色技术与关键高产高效技术相结合,提质增效与农业功能扩展增收互补,打造了全国最大县级韭黄生产基地。

据悉,普定县韭黄种植园区种植面积为2.1万亩,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1400多万元。每天在这里的务工人员就有1100余人,共发放人工工资1800万余元,利益联结贫困户1723户,实现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有效地带动了农户增收。

自2018年开始种植以来,共销售韭黄2650余吨,销售金额超过2915余万元,订单金额超过4200余万元,带动全县发展韭黄10万亩,品牌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成效不断发酵升级。

2019年,园区投产韭黄1.8万亩,示范引领全县12个乡、镇(街道)投产4万亩,产值6亿元,主要销往贵阳、浙江、北京、广东、深圳、重庆等省内外市场。“中国韭黄看贵州,贵州韭黄看普定”,普定已然成为全国韭黄生产大县。

记者

蒲衍逸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李佳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