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深度贫困县榕江县是贵州的“体操之乡”。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体操人不断接力,他们克服艰苦条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和体操运动爱好者。
通过广泛开展体操运动,榕江县很多人从少年时期就养成了不怕苦、不畏难,勇敢坚韧的性格。一项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个贫困县的精神面貌。

冲吧,体操女孩!
00:00 / -△邓雪
在贵州省体操训练中心,15岁的邓雪张开双臂,屈膝,起跳,腾空,分腿,脚落在器械上发出一声闷响。
快门定格的每一个瞬间邓雪都保持着挺拔的姿态和恰到好处的微笑。在只有10厘米宽的平衡木上完成这样一套包含跳跃,旋转的动作不容易,心里稍一哆嗦便会掉木。而平衡木恰恰是小邓雪最擅长的项目。
△舞台上自信的邓雪
邓雪:“想去国家队,他们说努力就会有结果”
谁都不是生来自信笃定。刚开始练体操时,邓雪整个人都是往里“缩”的。她不和其他队友说笑,一个人想家,想到每天哭鼻子。
邓雪:妈妈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有个邻居婆婆想让我来试一下,就这样就来到了这儿,过年和国庆节才能回家,其他的时间都在这儿,刚来的时候每天都在哭。
像大多数黔东南的侗族姑娘一样,邓雪生得白净、水灵。唯独一双手看着太过粗糙。十年的体操训练,让她的掌心布满一层厚厚的老茧。在邓雪看来,手上的茧虽不美,但可以带着她去梦想中的国家队。
△布满老茧的手
记者:当时频繁去国家队面试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我就快要进去了?
邓雪:当时说可以留下两个人,我就有些担心会不会是我被退下来了。结果真的是我被退下来,回来的那一天我真的哭了很久,我反正很伤心,我又觉得是不是我真的不够好。
小时候哭,是因为没有目标,想家。大一点了再哭,是因为目标明确,想要更大的舞台,从体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最终拿世界冠军。竞技体育就这样带给邓雪一条关卡林立但又充满希望的路。运动员就是这样一关一关地闯,对抗失败的消沉,长出更坚硬的信念。
邓雪:有一段时间疯狂长体重,减体重非常难,每天跑步练出汗,我就觉得非常累。还有一段时间经常受伤,有些动作练不好,你就会觉得很烦,自己为什么受伤了?为什么自己不能坚持一下?因为伤病有一些动作练不了,我要想要不要坚持一下,反正他们说努力就会有结果。
△保持挺立
体操改变她们的生活和命运
国家队回来这一年,邓雪竞技水平提升十分明显。她在贵州省体操队成了第一主力,也凭借运动员身份拿到了固定工资。
邓雪:2018年的时候领的第一份工资,然后自己领工资了就可以减少一点家庭的负担。
△邓雪训练现场
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生涯有限。短暂登场,要尽情绽放。9月24日,邓雪第一次站上全国的竞技场,她和另外一名榕江籍体操运动员夏清清出征2020年全国体操锦标赛。邓雪和夏清清说,体育运动给她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变,更多是人生态度的塑造。
△赛场上的夏清清
夏清清:体操给我带来了自信,带来了坚强,学会有困难不放弃。我觉得通过练体操,每个人都会有那种不服输的信念。不管遇到困难还是别人比你好,你都想要超越他,然后去克服。
进入国家队仍是邓雪的梦想,但她已经知道体操给她的不仅仅是这一条路。只要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在,还有好多条大路等着她走呢。在贵州省深度贫困县榕江,像邓雪和夏清清这样练体操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中有的已经登上国际赛场,成为世界冠军;有的还在刻苦训练,期盼着有一天站上大舞台;更多的孩子刚刚接触体操启蒙,心底已经埋下一颗奋斗的种子。
邓雪:坐车回到家的时候,高速路上有‘体操之乡’(几个字),很荣耀的感觉。他们出过很多的世界冠军,当然他们在我心里肯定也是榜样。
△榕江县第三代教练魏红在给孩子们训练
未来就算不走竞技这条路
体育也能帮孩子们摆脱精神贫困
在榕江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少年业余体操学校,已经建起来了。邓雪的启蒙教练魏红在这里给更小的孩子们上课。这样的免费体操课让一批批运动员从榕江走向了更大的舞台。肖莎、林莉、梁琼、刘冰榕、杨胜超等多位榕江籍运动员走进了国家队。魏红说,榕江县已经看到了一项运动对于青少年精神面貌的影响,当地正在推广更多体育运动在榕江落地生根。
魏红:我们贫困地区可能不像发达的地区家长可以花钱购买体育服务,我们都是免费的教育。体操现在是一个基础项目,我们运动中心从体操转出去的运动员有很多,有跳水、蹦床、单跳,还有滑雪、攀岩、滑板,在体操的基础上,各项运动遍地开花。
△接受体操启蒙的孩子们
走在榕江县城的大街上,到处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体操运动氛围,一些经典的体操动作被定格成雕塑,摆放在城市的绿化带间,甚至刻在了下水道的井盖上。以榕江籍国家体操运动员林莉命名的体操动作“林莉转体”也在其中。
魏红:我们毕竟是贫困地区,竞技体育也是小孩子走出去的一条路。另外就算不走竞技这条路,通过体育锻炼也能改变小孩子的想法。他们会拥有比较坚韧的性格,不管做哪一方面走哪一条路,都能很好的走下去。
我们榕江的老百姓都很热爱体育,是一种保存下来的精神,在后续生活中能带给你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说你做不下去的时候,你想放弃的时候,做过运动员的可能还是想试一试,然后再努一下力。
△魏红和孩子们合影
榕江县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从2014年的35.54%下降到3.52%,摘掉贫困的帽子指日可待。这其中,一项运动产生了多大力量,我们计算不出。但就像魏红说的,体育精神已经扎根到榕江人心底,在越来越多孩子身上生根发芽,这一定能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
在榕江学习体操的孩子: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来练体操,我表姐也练,她去贵阳了,她是专业队。我长大以后还要练体操,因为体操可以让你锻炼身体,有肌肉,这样才会强壮。
奔跑是少年的天性,无论在大山深处还是田间巷口,运动总能激荡起少年脸上的阳光,积蓄向上的能量。在一些贫困地区,“奔跑”也改变着很多少年的命运。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风一样的少年》,聚焦一个个梦想绽放的时刻,记录“扶贫扶志”的少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