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手妈妈,最担心娃什么?
当然是孩子生病了。
孩子生病了,最崩溃的是什么?
一定是给孩子喂药。
不过喂药不可怕,喂错了药才可怕!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避避雷,看看你踩了几个!
四个喂药的误区
1、碾碎或用牛奶、果汁喂药
像肠溶片等药物碾碎、掰开,会破坏药物的剂型设计,可能会让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提前被吸收,既可能增加风险,也无法完全发挥疗效。
其次,虽然果汁、牛奶可以掩盖药物的味道,但有些成分可能与药物产生反应,影响吸收或影响最终的药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可能形成结晶,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2、奶瓶喂药
当宝宝发现奶瓶中的东西不是他平常喜爱的味道,反而有点上头,很容易对奶瓶产生抵触和反感。反复如此甚至会形成条件反射或者相关记忆,产生难以恢复的厌奶。
3、这顿忘了吃,下顿加倍补
这种做法千万不可取,每种药物都有它特定的服用次数和时间,如果单次使用双倍剂量的药物,很可能解药变毒药。
4、妈妈服药,通过乳汁把药效传递给孩子
这种喂药方法,孩子几乎吃不到药。有些药根本不会进入血液循环不说,就算药物进入了循环,到达乳汁中的剂量也远远达不到正确剂量。
如何正确喂药
现在很多药物为了让宝宝接受,都做成了水果味的,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尽量给宝宝选择味道比较好接受的那种。不过要注意,吃完以后放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小心被他当成糖吃掉。
对于糖浆剂和滴剂,1岁以内的宝宝尽量半仰卧或半坐位,把小滴管避开舌头去喂药,少量慢慢挤入,等宝宝吞咽后再喂下一口,吃完药之后再喝几口水冲刷药味。
1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可以多给一点鼓励,喂药后多夸赞和表扬,必要的时候再来点物质诱惑。
家长最关注的三个问题
Q:孩子不吃药,家长用匙羹压住舌头倒进去!这样有什么危险吗?
A:孩子大哭时,呼吸道是敞开的,如果强行喂药,容易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Q:宝宝一吃药就吐,怎么办?
A: 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宝宝不愿意吃药,家长可以用这么几个小方法来缓解:
①、饭后1小时后再喂药,避免药和食物一起吐出来。
②、 避免给宝宝制造恐怖气氛,吃药时,我们要表现的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轻松。可以在宝宝看不到的时候准备好药,然后轻松地说一句:“我们先吃点药再继续玩哦。”
Q:吐了以后需要补服吗?
A:由于吃药需要比较精确的剂量,而没有医学基础的家长很难做到正确判断,所以最好不要自己补喂。尤其是吐完以后半小时内宝宝也很难继续吃下去。所以在吐药以后观察孩子状况,必要时咨询医生。
结语
希望给妈妈们在给娃喂药的这条路上,多点真诚,心态要稳,鼓励要多!我们的宝宝都是最乖的仔!
抖音、快手、找到啦app搜索“柳叶眉的小卖部”,可以看更多精彩小视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