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今天《党史中的贵州》我们讲述红三军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枫香溪会议。
1934年5月,反“围剿”失败、被迫退出湘鄂西根据地的红三军,在贺龙、关向应等率领下,从四川彭水西渡乌江,向敌人力量薄弱的黔东进发。在6月1日占领沿河县城之后,16日,部队进入德江县枫香溪镇。
此时,从湘鄂西一路转战的红三军极度疲劳、给养困难,迫切需要建立根据地,保存有生力量。
1934年6月19日下午,在贺龙和关向应的坚决斗争下,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研究部队的下一步打算。
经过与“左”倾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会议做出了在印江、沿河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的决议;决定在红三军中恢复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重新登记党员;抽调部分红军干部组成干部大队,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
黔东根据地的建立,使红三军走出了“左”倾的阴影,让部队及时得到了休整和补充,也为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奠定了基础。
枫香溪会议是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挽救了红三军,孕育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对巩固发展湘鄂川黔边区的革命根据地以及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转移和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