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阿莎是苗族传说中的美神,不过和同为美神的罗马维纳斯、希腊阿芙洛狄特相比,她的知名度却要低得多,直到最近贵州剑河县被曝出建设仰阿莎巨型雕像,她才被大家所了解。
其实雕像在3年前就造好了,高88米,花了8000多万,还创了个世界纪录。本来花这些钱也不算什么,但偏偏那时的剑河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于是很多网友说,贫困县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而不是这些华而不实的风花雪月上.看来,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判断是不是形象工程,不外乎三点:有没有劳民伤财、是不是无中生有,以及会不会竹篮打水。我们不妨来一一对应。
对于剑河县来说,这三点都不是问题。首先建设雕像时,全县的GDP已经有40多亿,而且工程也引入了外来资金共同参与,这些钱应该拿得出;其次,剑河县是仰阿莎神话的发源地,文化基础就摆在那里;最后是带来的效益,很多网友说,开车在路上,远远就能看见这座雕像,它已经成了剑河的一张“活名片”,当地也表示,雕像建成以来,已带动景区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日均游客在1000人次以上。
因为视觉震撼,很多时候,像仰阿莎这样的巨型雕像很容易引来非议。确实,在一些地方,城市雕塑存在尺度过大、品质不高、与周边不协调等现象,甚至还有对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等问题。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独山县的水司楼、荆州市的关公像被叫停,并不代表所有的巨型雕像都有问题,至少对仰阿莎来说,它已对剑河县带来了积极的效应。
贫困县要脱贫奔小康,发展旅游业是一条见效快的路径。这些年,很多贫困县的基层干部群众,都在为如何打响知名度、如何引来客源殚精竭虑,有时候,让他们心痛的,不是“白加黑”、“五加二”的奔波,往往都是一些网友很片面、很不负责任的吐槽。放开手大干,会被说成搞形象,放慢脚行走,又会被说成气魄小,有时候,这些基层干部真的很为难。
其实,对于网络舆论场,当地也并非一味地“拒绝”,比如说雕像的一些附属设施,目前已经暂停建设。毕竟,家底还不富裕,钱总归还是要花在雪中送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