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中国的脱贫智慧】黔西南:守好两条底线 夯实发展基础 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动静原创贵州新闻联播
1608676620
积分商场

“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为重点,带动群众增收,实现了经济加速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坚决撕下“贫穷落后”标签,为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收官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尽显民族特色,街道干净整洁。2018年,作为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完成整乡搬迁,5800多名群众来到这个新家园。

如今,小镇上学校、医院、产业园一应俱全。除了跳舞演出、公益性岗位,搬迁群众还可以选择去附近的产业园上班,或者自主创业,生活变了,日子也越过越好。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新市民李昌福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新市民李昌福说:“以前的老家真的提都不用提了,那条件真的比起这里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卫生院医生曾光焕

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卫生院医生曾光焕告诉记者,每个社区有固定的团队,由县级医生、乡镇卫生院的医生组成,会不定期地来看居民的生活基本情况。

贵州省晴隆县第六小学教师邹建文

“在老三宝学校,我们是有38名老师,现在搬到这里来,我们小学六年制总共有89个老师,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师资配比,各种兴趣班、各种音体美教师全部配足配齐的。”贵州省晴隆县第六小学教师邹建文这样给记者说。

不只是阿妹戚托,“十三五”期间,黔西南率先在全省完成了33.8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当地正实施的“新市民计划”,在就业创业、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多方面发力,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斩断穷根,多产业发展合力攻坚。“十三五”以来,黔西南州大力发展以立体生态经济带为引领的特色农业、以全域山地旅游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和以“大电强网+大产业”为引领的新型工业,带动全州经济加速发展。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安龙县流转5000多亩坝区土地发展西兰花种植,并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兴义、册亨等地推动林下菌药产业迅速上规模、精准带农户。

兴仁市林下经济产业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发东

兴仁市林下经济产业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发东说:“我们的黑皮鸡枞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产值达到30万元,现在每天的出菇量是700到800斤。”

册亨县秧坝镇者术村村民陆真真

册亨县秧坝镇者术村村民陆真真说:“三个多月,我收入差不多一万多元,不用出去打工,在本地就可以有收入,生活方面也越来越好。”

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黔西南已形成以茶叶、食用菌、特色林业和薏仁等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态势。截至2019年,全州第一产业增加值226.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2元,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41.8%和49.2%。

念好“山字经”,借助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等平台,黔西南州大力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到2019年,全州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7.6%,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68.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01.2亿元,年均增长14.3%。带动8.32万贫困人口增收。

兴义市万峰林旅游集团导游宋再艳

兴义市万峰林旅游集团导游宋再艳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寨,以务农为生的,随着景区发展得越来越好,也给了他们很多就业的机会。

立足具有地方电网和丰富煤炭资源的相对优势,“十三五”期间,黔西南州还狠抓“双千工程”,元豪煤电铝一体化、兴仁登高煤电铝一体化等一批重点引进建设项目、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2018年、2019年黔西南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和12.1%,增速均排全省第2。今年1至11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增速排全省第三。

编辑

陈果果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