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这里正在讲述的是“党史中的贵州”。今天我们介绍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的早期组织与活动——中共毕节支部的建立和革命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中华民族处于危急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当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席卷贵阳时,广大青年学生纷纷投身到运动中。当时,在贵阳高中读书的毕节进步青年学生秦天真,他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担任了“贵州省学生抗日救国团”主席,组织、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3年,秦天真毕业后回到家乡毕节,利用在毕节中学任教的有利条件,组织当地的爱国青年和学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联系了一批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形成了民众运动的中坚力量。同年秋冬之交,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的林青和同乡缪正元一起回到毕节,与已在毕节领导抗日救亡活动的秦天真取得联系,共同讨论和研究如何发动和团结群众开展抗日宣传,抵制国民党的投降卖国政策的办法和措施。他们根据毕节的实际情况,联络了一批抗日反蒋救亡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如徐健生、邱在先、熊蕴竹、宁起鲲、王树艺、孙师武等,并以这批人为基础,在毕节成立了“草原艺术研究社”,他们决定从文艺宣传入手,以学校为阵地,以进步师生为对象,然后把开展活动的人员扩大到社会进步青年以至广大群众。
为更好地指导“草原艺术研究社”的活动,林青、缪正元、秦天真等把建立党组织作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1934年1月,林青、缪正元发展秦天真入党后,随即三人在毕节成立了中共毕节支部,林青任书记。党支部确定了四条行动纲领:一、发动武装斗阵,创造条件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加强对“草原艺术研究社”的组织领导,推动群众性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三、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四、设法与党的上级机关取得联系。在中共毕节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以“草原艺术研究社”为依托,毕节的歌咏、话剧、美术、读书等活动十分活跃,同时,还领导开展罢课斗争,上街举行抗议示威,广泛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抗日主张,有力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救亡热情和对光明前景的向往,培养发展了进步力量,锻炼了党的骨干,为中共贵州地方组织的更大发展和中共贵州省工委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积累了革命力量和斗争经验,为党组织和红军进一步在贵州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