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为期5天的“2019 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闭幕。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本次农交会共有39.8万人次观展,参展商家902家,签约总金额32.59亿元,创历届新高。
人气流量爆棚
根据分析,今年总观展人数中,18岁以下占比0.24%;18岁至25岁占比12.63%;26岁至35岁占比13.49%;36岁至45岁占比25.26%;46岁至60岁占比22.22%;60岁以上占比26.08%。
现场销售火爆
本届展会参展产品涉及30余类、万余个品种。其中国内25类,8000余种,国际5类,2000余种。
现场销销售额超过2.39亿元。所有参展商补货次数5038次,同期增长10倍;截止27日下午88个县近半数商家商品卖完了又补货。其中普安县本次销售额达150万,兴仁薏仁米27日当天销售50件,金额达到5万8千多。
省内企业参展占比最高
本届农交会较往届更加突出贵州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工作成果展示。农交会上十二产业专班、各市(州)政府、各县(区、特区)政府展位面积占总展位面积的75%以上,为历届占比最高。据悉,参展商总计902家中,我省88县参展商462家;市州组团106家;两品一标24家;蔬菜专班9家;贵州优质特色农产品展区22家;十二专班展区92家;美食展区33家;一带一路展区82家;省外组团展区72家。省内企业参展占比为82.9%,省外参展企业占比为9%,境外参展企业占比为8.1%。
“黔”景广阔
本届农交会以创建产销精准对接平台为重要目标,积极为我省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与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及加工品经销商、大型批发市场及连锁超市搭台牵线,打通产销渠道,让黔货出山入海畅通无阻。
农交会期间,到会采购商317家。省内采购商137家;省外采购商172家;境外采购商8家。签约合同49个,签约总金额32.59亿元。招商推介会达成合作项目11个,合同金额7.63亿元。
此外,农交会期间发布了《贵州省特色优质农产品目录》,目录的数据采集来源于全省九个市(州)和贵安新区的88个县(市、区、特区),调查经营主体1033家,共涉及19个门类。涵盖企业基本经营信息、所在区域、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品牌化情况、产品认证情况等,有助于摸清全省的农业家底,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优质不能优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