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凯里市坚持推动“创文明城”和“育文明人”相融共进,大力弘扬“知行合一·厚德载物”的凯里城市精神,走出一条文明养成与苗侗特色文化相结合的创建之路。
凯里市景观大道。图片来源:凯里市精神文明办
2020年11月,凯里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斑马线上的文明”享誉全国,“满城红马甲”志愿服务成为凯里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明之花在凯里处处盛开……如今的凯里,更具活力、动力与魅力,市民拥有更强的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
守初心 为民写答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谁?凯里的“答案”很坚定,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携手共建文明城市。
凯里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将全市建成区划分为113个网格,构建起“市级指挥部+镇(街道)指挥所+社区指挥站+网格攻坚队”的四级创文指挥网络体系,实现了创文无缝隙全覆盖。同时,以网格(社区)为单位成立兼合式党支部,打造以党员为骨干的文明创建工作队伍,在创文过程中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氛围。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凯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就定在哪里。
聚焦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办事效能、文化服务、精神生活等民生实事,凯里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城市环境美化行动、公共秩序优化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等十大重点攻坚行动,“内外兼修”提升城市“颜值”,涵养城市“气质”。
市民在白午生态移民文化广场放风筝游玩。蒋建民 摄
百姓对身边的变化最有“发言权”。
“生活越来越舒心了。”居住在黔东南气象局小区的退休市民施雯说,不仅自己居住的小区变了样,整个城市都在变美变好。
市民居住的幸福感、获得感提升实实在在。
凯里近年来建成了一批公园广场和室内外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建成区绿地率38.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绕城转、人在画中”的山水田园城市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凯里实施了道路交通文明畅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新建一批农贸市场、公厕,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环卫保洁“全覆盖”等,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指数”。
变化,不仅体现在环境的“提升”上,还体现在生活的便捷、智慧等各个方面。
贵州通易鑫仁财务公司会计杨孔先亲历了这一变化,他经常要前往凯里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以往他需要辗转多个窗口,往往去一趟就得耗一天,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成事了,办事大厅里还提供了多项人性化服务。
畅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凯里市政务服务中心尽可能为办事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性化服务外,还开展了“一站式”办公、绿色通道、集成套餐、免费寄递等多种便民服务。2018年以来,办件未出现红黄牌,事项办理零投诉,提前办结率100%。经向22903名办事群众作满意度调查测评,满意率达100%。
全国文明城市,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让城市更美好。
重创新 提文明品质
“淳阿姨,刚刚您在‘码上办’平台反映热水器管子坏了,希望有人上门维修的‘微心愿’我们收到了,我们现在马上过来处理,请问您现在在家吗?”收到家住南丰厂社区77岁独居老人淳泗英反映的“微心愿”后,街道第一时间安排党员干部志愿者入户开展服务工作。
据了解,为更加精准服务群众,凯里市洗马河街道创新开发居民“码上办”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前端服务口,制作二维码海报张贴至每个楼道,群众只需用手机扫码进入平台主页,选择居住社区,输入姓名、电话、微心愿,提交即可反映问题。
“码上办”对应的是居民心愿“码”上提,街道服务群众“马上办”。简单、实用的“码上办”平台一上线,辖区群众幸福指数直线飙升。
凯里市在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始终坚持创建工作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发动全市干部群众常态化全面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同时,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体制机制,广大市民群众深入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绿色出行等活动,形成文明创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凯里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民呼我应”“五单模式”的志愿服务,持续刷新着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创新推出“群众点单、政府买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五单”模式,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五单”模式已蔚然成风。
通过“五单”模式,在社区居家日间照料中心组织志愿者为辖区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与孤寡老人提供日间居家照料服务、在社区家长学校和夜校开设的手工艺培训等,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近年来,凯里市优化创新城市治理,引导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市容秩序管理,参与的社会组织达100余个、志愿者达4万余人。
凯里市充分发动社会组织与居民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形成由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城市市容市貌治理的工作机制,培育了一批由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我管理的工作队伍,形成以社区党员干部为骨干,以社会爱心人士为生力军,以广大居民为主力参与市容市貌治理工作的格局。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让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相继出炉,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崇德向善风尚浸润城乡,文明旋律持续回响……
在这里,文明创建培育了一方宜居乐土,文明的气息让这个城市发散出幸福的味道。
树新风 筑精神高地
构筑贵州东部区域中心城市苗侗明珠精神高地,是凯里市交出的特色答卷。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苗侗特色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凯里走出了一条突出文明养成与苗侗特色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在西部区域城市打造了苗侗明珠精神高地。
斑马线上的文明、人车礼让、特殊人群关爱、公交车上照顾失禁老人、守护高考的“爱心接力”等等蔚然成风。
文化与文明,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凯里文明流淌在文明举止间,洋溢在文化融合中,流转于奉献与担当中,更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杨阿姨,您身体怎么样?”
“杨阿姨,我给您激活电子医保。”
“杨阿姨,这是我们送您的衣服,希望您开心快乐。”
在凯里,志愿服务者走进空巢老人家里,为老人开展服务已成为常态。
从自发到自觉,一座城的文明底色蓬勃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统领,凯里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广泛开展“知行凯里·志愿黔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为主题,精心打造出“爱心妈妈”“代理家长”“情暖空巢”“爱心送考”“青春伴晚霞,晖映夕阳红”、文艺志愿支教等志愿服务爱心品牌,培育了普济爱心公益、青年志愿者联盟、文明餐桌联盟、“文明小博客”“爱心车队”“飞飞爱心快递志愿服务队”“红晨爱心志愿服务队”“爱翁支教志愿服务队”等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广大志愿者用行动谱写出一个个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动人故事。涌现出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忠平为代表的一批时代楷模和先进典型人物,目前全市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人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14人荣登贵州好人榜。
志愿服务已成为凯里市的一种社会新风尚,“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广为传扬,已成为市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多年的辛勤浇灌,凯里文明之花遍地开放,全市文明小区覆盖达80%以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2个,全国文明村1个,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校园2个;全省文明单位6个,全省文明乡镇8个,全省文明村17个,全省文明校园2个。
凯里市将永葆初心使命,以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立足新起点,奋斗新征程,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谱写“苗侗明珠·文明凯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