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火炉,一张烤架,几人围炉坐下,豆干“煽”着,龙门阵“摆”着(“煽豆干”,方言,意指吃烤豆干;“摆龙门阵”,方言,意为聊天),豆干香味四溢,谈笑声不绝于耳,一晃,便是大半天的光景。而豆干,便是其间画龙点睛的那一笔……
豆制品是毕节人饮食生活里的重要角色,无论是街边炭烤,还是饭店里的爆炒火锅,抑或是小吃店里烙、炸,都少不了豆制品。因地域、环境差异,毕节多地都有风味独特的豆制品,比如七星关区的朱昌豆干、黔西市的糍粑包豆腐、织金县的八步豆干等等,其中翘楚,当属大方豆制品。
大方豆制品成名已久,可谓“家底深厚、阵容强大”,其品种多、吃法多,是许多毕节人聚会宴请的必点佳肴。
一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水源丰沛,水质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优质大豆的生长,也为大方豆制品的制作与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明朝末年,豆制品制作技艺传入大方。时有湖广人褚氏,途经大方南郊沙坝,因口渴在沙坝休憩饮水,清甜甘洌的水质引起了褚氏特别关注,遂决定在沙坝定居,并经营祖传的豆腐、豆干等豆制品生意。经过几年发展,褚氏生产加工的豆制品声名远播。
清朝时,豆制品制作技艺遍及当时的大方各地,尤以沙坝、小屯、城关等地的豆制品最受欢迎。《贵州通志·风土志》中有记载:“豆豉各州县产,以大定(大方)为最佳。”
1957年,大方豆制品系列产品大方豆棒被列为“贵州省传统名特食品”。2009年9月,大方豆制品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9月,中国食品流通协会授予大方县“中国豆制品之乡”荣誉称号。2018年,大方豆制品系列产品大方豆干(大方手撕豆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大方人用勤劳和智慧,不断创新豆制品制作技艺,并依托当地优良的自然环境,大规模发展优质大豆,挖掘大豆价值,让一颗大豆“七十二变”。如今,大方豆制品已发展有豆腐、豆干、豆棒、豆豉、豆腐皮、豆腐丝、腐竹等系列产品,创新研制煽鸡点豆腐、豆干火锅、豆豉辣椒等系列美食,不仅丰富了当地的餐饮文化,也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二
清晨5点,天蒙蒙亮,打豆浆的最佳时辰,大方县对江镇石桅村豆香四溢,随风飘散开。白布河老董豆干豆制品手工作坊里,徐梅正在打浆、煮浆……
徐梅今年35岁,她的豆制品制作技艺是家传手艺,传到她这代是第四代,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徐梅家的手工作坊以生产豆干为主,产品很畅销。
“制作豆干有拣豆、泡豆、打浆、煮浆、滤浆、点豆花、包块、压榨和腌制等10多道工序。”徐梅介绍,她家的豆干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制作,包块和腌制是她家的一个特色。包块是用一张四方纱布将豆花包成小块,然后压榨成豆干,最后用食盐和荞麦烧制成的灰进行腌制,这样做出来的豆干鲜嫩而有韧劲。
“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做豆干,下午五点左右结束,一天能制作4千多片豆干,毛收入1000多块。”徐梅说,“现在,不仅有大方、威宁等毕节本地的固定客源,贵阳、四川等地也有客源,许多散客都是相互介绍来的,豆干根本不愁卖,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销售”。
徐梅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早早就外出务工。在外务工期间,总是惦记着家乡豆干的味道。2011年,徐梅决定返乡,回家经营豆制品手工作坊。
石桅村党支部书记王大龙介绍,石桅村位于落脚河白布河段旁,现有1340户5000余人,是典型的人多地少村寨。曾经,因为土地少,石桅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近年来,石桅村因地制宜,发展豆制品传统产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目前,全村共发展有60余家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同时,鼓励群众采用套种模式,在玉米地套种700余亩大豆,为石桅村豆制品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三
大方豆制品制作讲究,香味浓郁,质地软嫩、有韧性,风味独特,备受食客青睐,是大方县传统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大方县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汇聚产业动能,调结构、稳产业,形成大豆种植、豆制品生产加工及线上线下销售的多元业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共有从事豆制品生产经营的个体户、手工作坊、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超1000家,豆制品年产值超3亿元,成为大方发展强劲的实力产业。越来越多像徐梅一样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加入豆制品制作行业中,不仅解决了部分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的问题,也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
中国豆制品之乡的标签让大方的“豆子”文章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彩。现在,大方豆香通过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飘出了大方,飘出了毕节;通过电商平台,插上了“云翅膀”,飞向了全国各地,乃至大洋彼岸。
通讯员:黎荣 张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