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秧盘、向机器里递育秧盘、装土、接盘、运输……在位于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红光社区的卓豪农业育种育苗基地,20多名工人排列整齐,将播种机播好的水稻秧盘移进田间进行培育,为下一步机械化插秧做准备。
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为加快提升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切实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今年,播州区按照“稳面积、提单产、稳产量”要求,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切实提高水稻耕作水平,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当前,正值育秧播种阶段。播州区以1.5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为契机,大力推广机械化水稻育秧,切实提高秧苗质量和育秧效率。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传统育秧需要采用人工平整秧田、催芽、播种等操作,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通过机械化育秧方式,生产效率高、出苗时间快、稳定,秧苗成熟后配合插秧机进行插秧,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今年,播州区在团溪镇、三岔镇、泮水镇等16个镇(乡、街道)示范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并在团溪镇打造1000亩以上核心示范区1个,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目前正在育秧阶段。”播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管理科科长周生伟说,在机械化育秧过程中,播州区大力探索大钵体毯状、钵体、毯状育秧综合管理技术和高速机械栽插技术试验示范,不断提升“耕、种、管、收”全程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进一步巩固提升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今年,播州区建设区级集中育秧示范点4个,镇级集中育秧示范点7个,开展机械化集中式水稻育秧,为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打下基础。同时,还成立农机农艺专家组,加强示范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统筹协调全区农耕机械的调配工作,实现资源有效整合,高效利用,确保顺利进入机插秧阶段。
“良好的种植技术是实现水稻丰收的保障,在机械化种植过程,播州区采取‘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模式,促进小农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衔接,着力为小农户提供‘保姆式’全程托管,加快实现耕种管收‘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播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播州区坚持“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成立了播州区粮油协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村社合一”的模式,充分运用好“白果贡米”地理标志,唱响“贵卓”“仙乡谷”“琊贡源”等本地品牌,开展稻米加工延链,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等服务,全面提升水稻单产,保障全区粮食生产安全。”周生伟说。
水稻的产量要提高,除了选用优质的品种、加强技术指导外,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是关键。近年来,播州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水稻等农业种植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在种子、肥料、农药、机耕、机播、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方面给予补助,极大地调动群众水稻种植积极性,为水稻增产增效奠定良好基础。
据了解,今年播州区示范推广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1.5万亩,引领带动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6%以上;建设水稻生产智慧农场1个。近段时间,各涉及镇(乡、街道)正在积极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水稻机械化育秧工作。
通讯员: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