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人才站C位!这句话,在贵州绝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行动指南。
贵州不算是富裕的省份,某种意义上说还相对困难。但对人才,却一直是大大方方。
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式刚刚结束,4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业内精英、海外人才代表参加,一批人才分别与贵州的企事业单位、高校签约。
回顾这些年的人博会,我们发现一些动人的细节。
连续六年,贵州主要领导给人才写信,全是掏心窝子的“家书体”。贵贵用“一把手”的笔尖温度,告诉所有人“被需要,是最高级的尊重”。
当然,诚意远不止在纸上。贵州的人才公寓很贴心,欧式、中式、现代简约任你选,从家具到家电都精心筹备,还有公共健身房、桌游室、阅览室、观影厅等,最高36个月租金补贴。网友调侃:“这哪是公寓?分明是‘拎包入黔’的创业盲盒,开箱即送安家大礼包。”
更让“贵漂”破防的是一系列优惠政策“组合拳”:孩子入学“零门槛”,从幼儿园到高中全程服务;看病享受医保账户“加量包”,账户额外充值2000元。难怪有人感慨:“敢带着娃闯西部,是因为真正的‘后顾无忧’。”
最值得称道的,还是“穷省富养才”的魄力。贵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给顶尖博士开出百万年薪,职业经理人的年薪也达到30-35万;5年以上行政管理经验的岗位年薪24-27万;法律专业人才年薪12-20万,让“西部=低薪”的刻板印象碎了一地。
对于人才,贵州从来不画饼,除了真金白银的年薪,还有家的温度和13年的坚持。“贵式养才”的逻辑很野,那就是把家的钥匙、孩子的课桌、事业的舞台,统统装进“入黔大礼包”。
毕竟,“贵”在真心,“州”到服务,是最高级的留人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