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凡读字丨五谷之尊!“稻”为先

动静原创撰稿:一凡
1684500960
积分商场

古代的“五谷”, 指的是稻、黍、稷、麦、菽。今天,我们重点说“稻”。

图1:“稻”字的甲骨文

在中国,水稻栽培的历史很早。而关于甲骨文的“稻”字(见图1),学术界也存在很大的争议。赵锡元先生认为这就是“稻”的本字(参见《甲骨文稻字及其有关问题》),这个甲骨文十分形象的展示了水中长“稻”。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个字被隶定为“黍”的本字。而“黍”是旱地里长的,“稻”才是生长在水里。所以,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这个甲骨文就是“稻”的本字 。再看看“稻”字甲骨文的各种写法,是不是更符合“稻”的生长环境呢?

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约18000-15000年的炭化水稻,被认为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水稻。那时候水稻一亩地能产多少公斤呢?看一看下面的统计图(见图2),就一目了然了!

图2:我国历代水稻亩产量和人口数量统计图

这个统计图都是历代国力较强时的数据,可以看出三大问题:

一、春秋时期水稻亩产量53公斤,只能养活4000万人;现在亩产1500公斤,养活了14亿1178万人。

二、虽然水稻亩产量一直在提高,但在清朝之前人口增长一直徘徊在四五千万人左右。因为,这么些土地就只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当粮食产量养不活这么多人的时候,就会发生战乱。

三、清朝以后,人口大量增加。这是因为明朝后期开始引进高产红薯,清朝大面积种植,红薯成为人们的主食。

所以,可以得出水稻的亩产量决定了人口的数量。

那为什么是“水稻”,而不是其他农作物呢?

图3:“稻”字的金文

我们看看“稻”的金文写法(见图3)。这个就不再是“水里长禾”的形象了,而是描绘了一个在水田边“舂米”的劳动场面。飘扬的旗帜,代表风向,让风吹走稻糠,人们在水田边做着脱粒、舂米的手工劳动。

图4:中国近五千年来历史温度变化曲线图

根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所绘可以看出(见图4),夏商时期和西周初期,我国处于温暖期。那时,北方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高,所以适合水稻的生长。到了西周中后期,随着气候的变冷,北方开始寒冷干旱,就不再适合水稻的生长了。一些水稻改为旱稻,或者只能种植一些耐寒耐旱的农作物,水稻的种植逐渐退缩到了南方。这一时期“稻”字的变化,也说明了这种变化(见图5)。

图5:周朝到春秋时期“稻”字的字体演变

原先的“水”字边没有了,变成了“旱”稻。随着“水稻”的南移,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直到今天,经济发达的省份主要都在南方。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这就说明了气候的变化决定了水稻种植的变化,而水稻种植的变化决定了经济的变化,而经济的变化又决定了朝代的兴衰。由此可知,水稻的重要性。

图6:“稻”字的小篆

小篆的“稻”字(见图6)又彻底丢失了“水字边”,奠定了“稻”现在的字形。

图7:“稻”字自隶书以后的字体演变

为什么“水稻”会对社会经济甚至王朝兴衰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呢?

民以食为天,水稻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水稻的产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其他旱地的农作物产量提升空间却不大,或者说研究旱地农作物增产的人还没出现。而研究水稻增产技术的袁隆平先生却一日千里,把杂交水稻亩产量提高到了1500公斤,比春秋时期增产了近30倍。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两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追念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的杰出贡献。

编辑

王青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