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利用黄果树大瀑布上游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在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的扶持下,大力开展瀑布源循环生态农业项目,养殖小龙虾和大闸蟹,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夜晚的六枝华灯初上,弥漫着烟火味的夜食成了一道诱人的风景。一杯啤酒、一份垂涎欲滴的小龙虾成了六枝人悠闲时光里的最爱。店主徐娟告诉我们,过去批发小龙虾要跑到贵阳,这两年来,自从六枝周边有了小龙虾养殖基地后,进货渠道近了很多。徐娟口中的基地指的是落别乡板照村小龙虾养殖基地,这里是六枝最早开辟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地方之一。
在落别乡板照村,基地的工人们在水面上捕捞着小龙虾,一网下去,捞上来密密麻麻的红壳小龙虾。岸上的工人们将一只只鲜红、肥硕的小龙虾分拣装箱,运往周边地区或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售卖。除了成品虾倍受市场青睐外,今年该基地所养殖的虾苗也同样受到贵阳、安顺、六盘水等周边养殖户的追捧。
板照村拥有平坦的坝区,优良的水质水源,适宜小龙虾生长、繁殖。2017年,六枝特区强农公司开始在板照村实施水产养殖项目,现已建成450亩水产养殖基地,年产小龙虾8万斤,实现年产值240万元,带动农户收1609人,实现户均增收1050元以上。
板照水产养殖基地优异的自然条件让同样是大闸蟹的天堂。“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园脐十月尖。”大闸蟹成熟的季节,基地的工人们忙碌着,产出的大闸蟹味道鲜美、蟹黄肥美,可以和国内其他水产养殖基地的大闸蟹相媲美。
近年来,六枝特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做足水文章,聚焦产业革命“八要素”,因地制宜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湖、库、河、水渠等生态渔业百花齐放,涌现出一大批水产养殖基地。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全区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3520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六枝特区在牂牁江、黔中枢纽平寨水库大面积生态养殖已投放鱼苗鱼种300多万斤。对发展生态渔业和增加鱼类种群数量、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加渔业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促进休闲渔业发展及渔业增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座座充满活力的水塘,成了周边居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水域”。全区水产养殖涉及郎岱、落别、牛场、关寨、月亮河、新场、中寨等12乡镇(街道)贫困户共涉及农户3200多户13000多人,对助推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