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七星关区吴秀梅: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

动静原创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
1611465900
积分商场

2021年1月14日清晨,毕节迎来一次冬日暖阳,小小的热意并不能抵挡昨夜才凝冻过后的小城,吴秀梅三步并作两步踏进厂房,里面开着空调,暖和多了。

戴上口罩,踩上电动缝纫机的踏板,吴秀梅开始工作,这里就是她的一方天地。对于12月份拿了近9000元工资的她来说,缝纫机的嗡嗡声是她一天工作动力的奏鸣曲。

30岁外出打工,一年只回一次家

30岁那年,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家住观音桥、从未出过远门的吴秀梅背井离乡,跟着姐妹去了厦门打工。“因为什么都不会,只能进厂。”和其他工友一样,日子快速消耗在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上。

“特别想家,也想孩子。”那时候,她和工友挤在小小的租房内,最大的感触就是想家。钱没挣多少,孩子、老人都在家,思乡的情绪日渐高涨。“没钱嘛,一年只回一次家,就是过年的时候,孩子都不认识我。”为了孩子出门打工,孩子的举动却伤了她的心。

“以前去厦门要坐一整天的车。”一般过完大年十五,吴秀梅就要匆匆返回厦门,开始和孩子长达一年的分别生活。“那时候就想着,要是能在毕节找一份工资高的工作就好了。”家乡就业环境差,也许当时有不少像吴秀梅这样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走得再远,也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几年前的春节,回来过年的吴秀梅听家里人说,家乡好多高速路都通了,高铁也在建设中,附近也建起了厂房。“当时我母亲就劝我,让我留在这里,也方便照顾家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吴秀梅去七星关经开区的各个厂转了转。

通过一番了解,吴秀梅发现很多工厂都在招人,工资待遇和在很多大城市务工差别并不大。在外奔波还不如留在家乡方便,因此她决定留下来,在就近的园区就业。“走得再远,也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对吴秀梅来说,“在家门口就业”是一种幸福,“离家近,又赚钱,我肯定选择在家里上班,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在她看来,家乡不仅是多了不少就业机会,城区的变化也让她应接不暇。有时在城区四处走走逛逛,看到的是蓝天白云、生态绿色,购物场所越来越多,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全。“那我还出去干什么呢?”

如今,吴秀梅已经在经开区上了3年班,最小的孩子去年刚刚毕业。能陪伴在老人和孩子身边,上个月还拿了厂里的“产量之星”,领了9000多元的工资,吴秀梅坦言,还能有什么比这种日子更幸福呢?“9000多元的工资,那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吴秀梅说,虽然不是每个月都能拿这么多,可平均算下来每个月也有五六千,又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很知足。

厂房内,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吴秀梅所在的京福服装厂2017年开始建厂投产,主要生产内衣,产品出口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或地区。据了解,去年公司产值突破3000万元,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就业。2021年,工厂还将扩建车间,预计能解决近500人的就业问题。

偶有闲暇时候,吴秀梅也爱在厂房周围逛逛。“以前哪能知道这里变化这么大呢?”马路宽敞,厂房整齐,承载了无数出门务工又返乡就业农民工的心安,也包括今年47岁的吴秀梅。

记者:张丽莎 路丹

编辑

叶向东 彭瑾

责编

胡涛

编审

黄蓓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