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走进黔西县雨朵镇雷家寨社区,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红遍了田间地头,高粱地里,当地群众正喜笑颜开地收割高粱,一派丰收的景象。
去年,雨朵镇雷家寨社区立足村情实际,按照农业产业“八要素”的要求,瞄准市场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重点发展红高粱种植产业,并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解决了高粱的销售问题。
最初,改种红高粱让不少农户心存顾虑,怕收成不好,效益不好,如今红高粱喜获丰收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我去年试种了1亩,觉得高粱的经济效益挺可观的。这一亩收入了1500多元,经过去年的试种,大家都看到了效益,今年我们社区种植红高粱的人更多了。我今年又种植了4亩,以后要是有条件,我都想多租几亩地来种。” 雷家寨社区李加美笑着说。
发展产业,效益是关键。雷家寨社区之所以选择发展高粱产业,不仅是因为和黔西县益民特需红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销售合同,不愁销路,更是因为种植红高粱所需的人工成本低,村民们能有较大的收益。
雷家寨社区支书胡青松特意算了一笔账:“种植高粱的种子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种植1亩高粱需要4至6个工人做一天,每个工人100元,一亩土地除去400元至600元的人工成本,再加上60元的肥料钱,每亩高粱种植的成本也就是460元至660元。今年种植的高粱,定价收购是每斤2.4元,每亩产量有700多斤,那么每亩就有1600多元的收益,用收益减去成本,一亩地也有1000多元的利润。”
效益好,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就高。目前黔西县雨朵镇已有30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红高粱,种植面积达6000亩。近段时间,红高粱已进入收割季,大家都在忙着采收,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整个雨朵镇。
不仅是雨朵镇,黔西县文峰街道兴黔社区的红高粱也喜迎丰收。
8月26日,记者来到文峰街道兴黔社区,村民正在为收割红高粱而忙碌着。今年文峰街道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村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红缨子高粱4200亩,产值达800万元。
时下正是收割高粱的农忙季节,红缨子高粱进入收割期,沉甸甸的高粱穗子压弯了腰,忙着收割的农户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
记者:罗兴祥
通讯员:周芝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