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之光 华夏一脉——先秦时期
鸡公山文化主要遗址分布示意图
鸡公山文化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至云南东北部的高原山地,包括贵州威宁中水鸡公山、吴家大坪、营盘山和云南昭通闸心场、过山洞、野石山、马厂等遗址,以鸡公山遗址为典型代表,主体年代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碳十四测年距今约3300~2700年)。
坑是鸡公山遗址中最多也是最重要的遗迹。多数坑形状规整,坑壁和底用厚薄不一的膏泥涂抹,坑壁上有明显烧烤痕。坑内除放置陶器、玉石器和骨器等器物外,还伴有大量炭化稻米。
通过对坑内器物和炭化稻米的分析,考古学者认为鸡公山遗址是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功能的特殊遗址。少数坑内还出土有零散人骨,推测一些重要场合可能使用人祭。相关发现为探讨贵州高原早期稻作农业生产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带流陶盆
在“青铜之光 华夏一脉——先秦时期”展馆中展出的“带流陶盆”,为鸡公山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其为粗砂褐陶,陶色不均。敞口,平展,弧腹,平底。口沿上一流,流下一横桥形耳,另一侧肩部对称横桥形耳残。沿下饰数周粗瓦棱纹。
双大耳陶罐
此外,鸡公山文化中的鸡公山、野石山、马厂等遗址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双大耳罐,与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同类陶器相似,应是南北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反映。
制图:王珺璐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