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在黔东南州,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71%,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居全省第一,在新发展阶段,黔东南州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幸福不动产”?动静记者在北京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州长罗强。
问:着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您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部分或者哪些目标印象深刻?
答:报告在十四五目标任务中就明确了推动绿色发展的目标,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的保护,这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升级版,对此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报告对2021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做了全面的部署,有很多具体的工作、利好的政策,比如讲到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这对我们发挥生态优势是一个好消息。
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生态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黔东南州将如何提高生态治理能力,守护好绿水青山“幸福不动产”?
答: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到了我们贵州视察,他指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求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这为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抓好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同时,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制度,黔东南州已经出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多个地方法规,下阶段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落地有效。
问:黔东南州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71%,随着全省山地特色农业与山地特色旅游不断发展,未来黔东南州如何做好生态产业这篇大文章?
答: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几年黔东南依托林地资源,推动山地特色农业风生水起,油茶、中药材、精品水果的种植面积均超过了100万亩,建成林下经济基地2628个,林下种养殖利用森林的面积也已经超过了100万亩,依托好生态,黔东南旅游在2018年就已经突破1亿人次大关。我们将把长板产业持续做强,加强对旅游资源的高水平开发,打造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度假康养胜地,继续地扩大优势农业单品,同步搞好精深加工,切实让广袤的森林变成绿色提款机。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的好政策,黔东南州有8个县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雷山县是首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国家正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而黔东南也是最具条件发展碳汇交易的地区,我们将积极地探索两山理念的实现形式,让良好的生态永久造福黔东南人民,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