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延伸遵义会议纪念体系、拓展红色旅游服务空间、提升陈列展示水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社会职能,2013年遵义市对遵义会议陈列馆进行了改扩建。
改扩建后的遵义会议陈列馆,总建筑面积为19054平方米,一楼一底,坐东朝西,东与杨柳街相连,西邻遵义会议会址。外墙采用灰白红三色搭配,既有现代时尚元素,也有古朴典雅气韵。与遵义会议会址有相似之处,又有现代建筑的时尚感。
陈列馆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平面展示、模型展示、实物展示和多媒体展示,并运用三维空间立体展示、声光电照射、电子翻阅、电子查询、移动智能终端服务等现代传媒手段。
陈列馆序厅正面为遵义会议20位参加者的圆雕,背景为长征主要经过地的浮雕,给人以一种继往开来、前途广阔、走向胜利的视觉空间,主次分明、前后呼应、气势宏伟。
第一部分: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由保卫苏区、战略转移、血战湘江组成。介绍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举起了抗日救亡的旗帜。然而,国民党蒋介石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调兵百万“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踏上长征路,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四道封锁线。
第二部分: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由遵义会议前奏、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的延续组成。介绍了通道、黎平、猴场会议召开情况,展示了遵义会议有关文献,以及会后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和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的情况,完整地将遵义会议前后历史的全过程作了展示。该部分的等身幻影成像《遵义会议》是陈列馆中的一个亮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高科技展示手段,运用“实景造型”和“幻影”的光学成像结合,将历史人物投射到主题模型景观中,逼真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
第三部分:转战贵州,出奇制胜。由创建苏区、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组成,介绍了中央红军转战贵州期间,毛泽东等党和红军领导人以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军多路重兵围追堵截的缝隙中,穿插迂回,巧妙地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同时,党和红军还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领导创建黔北苏区根据地,在长征史和贵州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该部分的《四渡赤水》多媒体六面屏剧场是一个独立的展示空间,也是陈列馆中一个新的亮点。由40台电脑、20台投影、2道纱幕、2块侧幕以及顶幕地幕等组成的多媒体系统,用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将四渡赤水经典战役用先进科技手段立体式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在观赏区观看影片时,投射在不同层次上的影片画面会带来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使观众置身于影片中,亲身经历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多层纱幕设计是目前国内绝无仅有的大胆突破,使观众的视觉更加丰富,让故事叙述更具有空间感。独特的“波状环行”侧幕,既可抽象表现又可模拟真实自然。使观众观看时产生强烈的立体冲击力,犹如历史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该部分还设有《娄山关大捷》多媒体半景画展厅,是陈列馆的又一个亮点。它摒弃了传统的观众区与景区加围栏的方式,用山石景观堆砌,与场景浑然一体,使观众一进入展厅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脚下一直延伸至山谷深处。这种大透视、大纵深的整体效果通过动漫、微缩、拍摄、剪辑、合成等有机协调,使炮火的爆炸点符合透视的规律。战斗中出现的肉搏场面,既激烈又不血腥,既打得真实,又打得艰难,重点形象拍得鲜明、英武。战斗尾声,朗诵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时,一片残阳如血的画面,从头越的队伍形象,将观众情绪推向高潮。半景画画幕在投影影像的结合下,通过声光电渲染,再现了娄山关雄姿,加深了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四部分:勇往直前,走向胜利。位于陈列馆二楼展厅,介绍了中央红军指战员,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突破了敌重兵的围追堵截,征服了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该部分还介绍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的斗争,以及红二十五军、红二、红六军团的长征。以“征服雪山草地”、“胜利会师” 专题,突出展示了红军指战员在极其险恶的自然环境下,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与意志,翻越20多座终年积雪、人迹罕至、海拔4000多米的大雪山,奇迹般地走出了荒无人烟、纵横六百里的茫茫沼泽地。
第五部分:遵义会议,精神永存。展出了五代国家领导人和遵义会议参加者对遵义会议的论述、外国人论长征和遵义会议,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遵义会议举办的历次重大纪念活动等。
遵义会议陈列馆在借助高科技手段展示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文物、资料的展示,共展出文物1000多件、图表资料近万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展线总长1000多米,极大地充实、丰富了展示内容。
陈列馆二楼还设置了观众互动区,游客在这里可以电子留言,查阅陈列资料图片,查阅咨询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有关情况,并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服务与微信平台拍照留念。
遵义会议陈列馆于201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正式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