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贵州金控集团5楼党委会议室召开。这是一场贵州金控集团与“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投资的7家企业代表之间的交流,目的在于检验基金投资的成效,充分了解企业诉求,以更好谋划明年“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相关工作,以更好服务于全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座谈会一开始,企业代表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我是来自贵三红的胡广芬,这款辣椒是我们获得5000万农业化基金后研发的新产品,主要是供给海天集团。我想请各位在座的朋友现场品尝下。”贵三红食品公司董事长胡广芬边指着手里的辣椒边说道。
贵三红是一家以辣椒产业为基础,致力于发酵辣椒食品领域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从只有一种油辣椒产品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种。
现场,胡广芬还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她说,今年海天集团想请他们开发一款辣椒产品。但因为订单量太大,在收购辣椒和厂房升级上需要拿出上千万的资金,这对于本来负债率已经很高的贵三红来说是难上加难。想接下订单,但又缺资金。怎么办?听说省里今年有一支基金可以申请,在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她找到了贵州金控集团旗下“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的管理人贵鑫瑞和公司。
了解到企业所处的困境,贵鑫瑞和公司迅速组成工作小组,尽调评审后,工业化基金5000万很快就打到了企业的账上。
“这5000万真的是及时雨啊!9月正是辣椒收购的高峰期,钱一到账,我就拿了4000万元去购买辣椒原材料,1000万元把机器设备升级,和海天的合作大单我也很有底气地签了,这段时间我们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产品呢!基金的注入不仅给我带来了继续向前走的信心,带来了更多的银行的资金,最重要的是不断改变着我的思想!”胡广芬激动地说。“我做了一辈子辣椒,这也是贵州的特色产业,带动老百姓奔小康的好产业,有了你们的支持,我很有信心有一天能把我的企业做上市!”胡广芬继续说。
胡广芬的梦想,也是在场很多企业的梦想。
南山婆食品加工公司是一家集食品科技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为一体的科技企业,通过突破防腐保鲜技术和低温节能制作工艺,致力于把贵州的传统食品朝着工业化、规模化、数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现场,董事长助理胡顺庭邀请大家尝一尝网红牛肉酱和酸汤牛肉粉,“这两款,我们的牛肉酱和酸汤牛肉粉,现在已经是网红爆款,收获了很多的粉丝。”
“这也是要非常感谢工业化基金1个亿的注入,同时给我们带来了3个亿的银行跟投资金。让我们能快速布局完整的自动生产线,大大降低成本,也让我们更专注地做研发。”胡顺庭说。
在工业化基金进入前,南山婆虽有政府免费提供的厂房,但因众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形成自动化,生产线分散,制约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加之后面产品的增加,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要反复转运,不仅增加生产成本,对产品标准化控制也造成一定影响。工业化基金的进入,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现有的几个厂区全部满负荷生产,我们产能也只有1万吨左右。新项目建成之后,我们的产能会提升到10万吨以上。按测算,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可以达到10个亿以上。可以带动至少1万户的老百姓持续增收。”胡顺庭笑着说。
目前,南山婆已被列入全省上市培育的后备企业名单,他希望接下来能继续得到政府引导基金的支持与帮助。
贵州金控集团党委副书记陈景德说:“下一步贵州金控集团将充分发挥好旗下子公司作用,带动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增值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风险管控和资金需求等急难愁盼的问题。”
遵义市东部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生态环保基金投资的一个项目。在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它将是遵义市主城区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置点,对于遵义市人民群众意义重大。
“遵义主城区总人口大概是230万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是1900吨。在没有上这个项目以前,我们采取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由于工艺落后,在处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中,不仅成本非常高,而且生态环保的压力也非常大。”来自遵义市投资集团的副总经理甘立义说道。“我们其实一直就想启动这个项目,也去银行贷款,但磋商一两年都没放款,项目停工又开工,开工又停工。直到生态环保基金给我们投资了6000万元后,3家银行纷纷表示要放款,最后反而变成了我们选择银行,基金引导作用确实很明显!”
截至2021年11月中旬,“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共投资项目176个,省级财政出资200亿元全部投出,带动银行及社会资本投入1300余亿元,撬动比例约为1:6.6。
“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的设立,旨在改变以往财政补贴资金唱“独角戏”“大水漫灌”“撒胡椒面”、投资项目“小、散、乱”、规模成效难以形成的状况,充分发挥财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引导、调控、撬动作用,形成财政有补助、金融有支持、社会有投入来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贵州金控集团作为“四化”基金出资人代表,旗下贵鑫瑞和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紧紧围绕“四化”及大生态领域投资了一批重点项目,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通了一批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了一批存量资产盘活,帮助了企业和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贵州金控集团副总经理、“四化”基金农业组组长 蒋声昊
座谈会上,贵州金控集团与被投资企业共同探讨“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支持企业后续发展的成效,了解企业未来发展诉求,对企业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等提出建议。“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拉动经济效应、民生效应。明年我们要更高质量、更高效应地发挥基金的引导作用,结合贵州省的资源禀赋,聚焦乡村振兴,聚焦我省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壮大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贵州金控集团副总经理、“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农业组组长蒋声昊说。
贵州金控集团副总经理、“四化”基金工业组组长 张波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十大领域,聚焦一批工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链接政府与市场,助推全省工业实现大突破;聚焦重点产业,带动一批工业项目协同发展。结合招商引资,对接一批规模大、科技高、带动强、前景好的示范引领项目;整合产业集群,打通一批工业上下游产业链。针对产业集群,围绕‘链区’、找准‘链谱’、绘制‘链图’,引导强链、补链、延链。”贵州金控集团副总经理、“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工业组组长张波说。
贵州金控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任辉表示,下一步,企业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要站在延长、补齐产业链上去思考问题,站在全省产业发展的大局上去布局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贵州金控集团也将继续发挥集团各板块的整合作用,提升基金管理能力,从“投后管理”向“投后理服”转变,也就是通过经常性地沟通,去掉“管”字,更多为企业提供咨询、协调、担保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加大基金投资力度,切实帮助基金申报企业和受资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融资结构与规模、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带动更多银行及社会资本参与到基金投资项目的建设中来。
今年以来,贵州金控集团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年为群众办实事15件,其中基金投资作为惠及群众最多的一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一步,贵州金控集团将继续把群众满意度摆在首位,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