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习近平党建思想:做好新时代党建的压舱石和指南针

动静原创撰文:张凝
1617242520
积分商场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绘就伟大梦想新蓝图,开启伟大事业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党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根本点,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的思想哲学,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活的灵魂。

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深刻认识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重要论述,形成思想深邃、内涵厚重、逻辑缜密的党建理论体系。习近平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当代中国国情党情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和论述上引领我们认识深刻把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思想,深刻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深刻把握“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的思想,深刻把握“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的思想,深刻把握“抓基层打基础”的思想,注重好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的相融合,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相融合,全面从严治党与完成伟大事业的相融合,党的意识与人民主体意识的相融合,问题导向与责任担当的相融合,通过梳理和研究学习习近平党建思想,不难发现其思想的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突出了党的建设与党和人民事业的辩证关系,融汇了历史与现实,贯通了理论与实践,联结了治党与治国,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是面向世纪政党和长期执政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纲领,我们必须去深入的学习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指导党的建设新的实践。从而更好坚定不移的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持之以恒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的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把习近平党建思想贯穿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始终,于未来变局中开拓新局,做好党建工作的“最初一公里、最后一步路”。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2020年,不只对中国,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次“压力测试”。向外看,世界经济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向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疫情冲击下的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时代党的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要时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才能永葆党组织作为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思想旗帜、强化理论武装,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才能始终确保正确方向;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新时代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只有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党建工作才能落地生根;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新时代党建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质量、充满活力;只有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制,坚持各级党组织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机关带系统,新时代党建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深刻认识挑战是阻挡弱者的高山,更是冶炼勇者的熔炉。面对灾难时要顽强不屈,历经风雨时才能步履坚强。新时代党员干部才能始终做到不惧风雨、锐意创新、主动担当作为,做到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入手,老百姓期盼什么,就朝什么方向努力。做到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解决好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

深刻认识对于一个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来说,民生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始终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一件接着一件办,我们一定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而让群众在思想与生活上感受体会党和政府的爱心和温暖,在群众心中真正构筑一个爱党,爱国,爱家的精神高地,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和政府成为国家社会管理的平台,群众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从而让群众生活在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新时代新环境里,这样新时代党的建设才能真正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未来变局中开拓新局,最终做好党建工作的“最初一公里、最后一步路”。

(作者系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