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贵州来沪推介升级版希望工程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熟悉的希望工程即将迎来“升级版”!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共青团贵州省委今天在沪举行的贵州希望实验学校项目推介会上获悉,针对乡村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缺位,乡村教师需要提升,城乡教育不均衡等现实问题,贵州将建设希望实验学校,探索新时代希望工程的转型升级,让农村孩子不仅“能上学”,还要“上好学”。
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是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1990年,希望工程在贵州拉开序幕,30多年来募集资金22亿元,援建1989所希望小学,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32万名,是全国省级团委中募集资金量最多、资助青少年人数最多的省份。
去年以来,贵州希望工程回访了当年援建资助的希望小学,对乡村老师、农村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开展深入调查。调查发现,学位供给“城镇挤、农村松”、教学质量“城镇高、农村低”、师资队伍“城镇强、农村弱”,教育领域的学校、地区、城乡差距仍然客观存在;54%的乡村教师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尤其渴望体验式、实践化、系统性、互动式的素质提升;乡村青年教师流动大,待不住、待不长的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资源供给有限,缺少开阔眼界的机会、展示自我的平台、关注自己的朋友;乡村学生中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偏多,家庭对学生教育的参与不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日益增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广大乡村少年对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
针对这些情况,贵州希望工程启动了贵州希望实验学校项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打造一个集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和幼、小、初、高各学段教育教学实践相互衔接的教育发展共同体。
其中,“星星计划”将为乡村教师赋能,“壮苗计划”将为乡村少年圆梦,“沃土计划”将为乡村学校提质,从而探索贵州希望工程提质升级的新平台,城乡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为乡村教师赋能、为乡村少年圆梦、为乡村振兴助力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