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兴义这辆铜车马全身都是生僻字,文创作为国礼,到过几十个国家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675170000
积分商场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位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的兴仁交乐6号汉墓出土的东汉铜车马,以其体量之大,冠绝全省,可以说是贵州的“青铜之冠”。但若要论知名度,则远远不如1975年出土于兴义万屯8号墓的东汉铜车马。尽管分属不同县域,但两墓直线距离仅仅相距16公里。万屯8号墓出土的铜车马之所以赫赫有名,主要得益我国外交部服务局的“慧眼识珠”。这辆铜车马的文创产品,已经多次被服务局驻外机构供应处选中,作为国家礼品出现在外事活动中,去到了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这辆铜车马会从众多的汉代车马中脱颖而出呢?原因可能也比较简单,就是这辆铜车马的整体造型给人感觉稳重、精彩又不张扬,传达出一种和平包容的信息。

东汉铜车马 兴义万屯8号墓出土 图片来源:贵州省博物馆

这辆铜车马由一车一马两大部件构成,只是相对交乐6号汉墓出土的轺车,明显要小一些。总长112厘米,通高88厘米。铜马主体部分的结构区别不大,同样是耳两件,头一件,颈一件,身躯两件,腿四件,尾一件,共计11个部件。采用分段铸造,子母口套合,再用栓钉固定。体态纤痩修长,与交乐6号墓出土的右肢上提不同,其左前腿微曲上提,同时作张嘴露齿嘶鸣状。马头刻画相当细腻,马耳、马嘴内涂抹朱砂,马额到马鼻之间,残留一条形残损鎏金物,猜测可能是被挤压变形的“当卢”。当卢是马头常见饰件,通常位于马的额头,多呈条叶形。此外,马头还使用了络头装饰。络头就是在马的头部绑缚一些皮带,这些皮带有些革马头顶,有些革马颊,有些革马嘴,有些革马咽,相互交叉,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主要作用是防止马头扭来扭去。这匹马的络头大部分已经脱落,但印痕仍然能够看清。难得的是,皮条相互交叉的位置,左右两侧均残留一个比较清晰的“节约”。“节约”就是用来连接皮带交叉的配件,小巧实用,今天的“节约”一词,就是来源于这个部件。“节约”通常有穿孔或环洞,皮带穿过这些孔环进行连接,能有效避免错乱和死结。仔细观察马头上的“节约”,表面同样有鎏金。

栓钉

疑为鎏金当卢

节约

铜车的结构由驾马、轮轴和车厢三大部分构成,复杂而精致,甚至很难数清其上到底有多少部件。驾马就是将马和车连接起来的部位,比交乐6号汉墓出土轺车要复杂很多,主要包括车衡、车轭、车辀三大部件和其他一些连接部件。车辀即车辕,辕尾笔直,直接插入车厢底部卯口,辕头呈鹅颈S形。车衡为横架在马脖子上的那根横木,呈圆柱形。车衡两端略靠中部位置,有一对突出的半环,其中右侧环已经损坏,用铜条扭制而成,这两个半环称为车轙(yǐ)。车轙专门用于栓绑马辔(pèi),即控制马的缰绳。缰绳捆绑在车轙上,从马身两侧围成一个椭圆形,长吊于臀后的马腿位置。车衡两顶端还凿有小穿孔,主要作用是方便连接车辀,高级的马车有一种专门连接辀和衡的销钉,称为车軏(yuè),但这辆车的軏比较随意,感觉就是普通的软铜条。为更好保持马的稳定形,驾马也使用了车轭,这件车轭相对比较大气,呈U字形。U头一侧架于马颈,U尾外侧正中铸造有卯口,套合在车衡正中位置。同时,使用车輗(ní)进行连接,车輗就是窄长条形的铜块,两端也有穿孔,使用又细又软的铜条,将一端栓绑在车轭的U形头,另一端拴绑在车辀的中前部。为便于栓绑,车辀上甚至还使用了井字形青铜套架,非常精致。此外,作为驾马构件之一的马韅(xiǎn),即马腹部和背部栓绑的皮带,同样装饰华丽,不仅局部有锯齿纹饰,其上甚至能看出残留有一些鎏金。

驾马构件

驾马构件

铜车轮轴部位,相较交乐6号汉墓出土14辐条的车轮,只有12辐。轮牙较宽,装饰有等距乳钉纹和三圈凸旋纹。两车毂位于车轮正中,同样为凸腹柱状,中有对穿圆孔。外凸腹铸有12个凿孔,用于插入辐条。车轴长60厘米,圆筒形,插入两车毂将车轮固定。相对交乐6号汉墓出土的车轴,这根车轴还多出一个细微装置,即车轐(bú)。车轐原本是垫在车箱和车轴之间的木块,类似今天车辆减震器的功能,这块车轐并非单独铸造,而是与车轴连体铸造。可惜的是,与交乐6号汉墓出土轺车一样,固定毂和轴的车軎(wèi)同样缺失。

这辆铜车马标志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拱券形的车厢。车厢下部为竖长方形,厢底部四周框以轸(zhěn),代表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除四周之外,底外部还使用纵横铜条装饰成方框纹,代表厢底结构。厢内底则用铜箔铺垫,测量厚度仅为1毫米左右,工艺相当考究。厢底左右两侧,立有长方形车輢,其上压有云纹装饰。车輢上铸立拱券形卷棚,分块铸造,间有弓形宽大的篷条支撑固定。卷棚压有菱形的席地纹装饰,非常漂亮。整个车厢主要用铆栓进行固定,结构也比较稳定。据考古发掘报告,出土时车厢上还覆盖有一些丝织品的残存物,可知原车使用了车帘、帷幔等,对内部进行遮挡。

车厢卷棚菱形席地纹和丝织品残存物

《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官员夫人出行,如果不是公务活动,只能乘坐“漆布辎軿车”。《汉书·张敞传》中也有“君母出门乘辎軿”的记载。“辎軿”即汉代辎车和軿车的合称。“辎(zī)”就是装载衣物,軿(píng)就是屏帷,按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解释,即这类车“四面屏蔽”,与“四面敞露”的轺车正好相反,通常将车厢捂得严严实实。曹植在《妾薄相行》中,使用“辎軿飞毂交轮”作为诗句,同样明确这类车的指向,就是专门提供给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女性乘坐。如果一定要细分,按《释名·释车》,两车形同,“有邸曰辎,无邸曰軿”,这个“邸”,指门邸,就是车门。按晋代吕忱著的《字林》,“軿车有衣蔽无后辕,其有后辕者谓之辎”,这个“辕”,指辕门,也是指车门,即辎车的车厢上开有门。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户部》解释,“辎车旁推户也”,就是辎车的车厢上甚至有窗户。万屯8号墓出土的这辆铜车马,前后均没有车门,车厢左右也没有窗户,故严格意义来说,应该是一辆“軿车”。不过,因为考古出土的车马和典籍的描述很难能够完全对上,加之“辎軿”经常连用,意思也相当,故类似这种女性乘坐的车,一般多统称为“辎车”。

目前,从现有的考古发掘材料,尽管还无法明确“辎车”专用于女性墓葬,但结合万屯8号墓出土有女性的指环、顶针等物品,故个人倾向这辆辎车的出土,还是侧面能证明万屯8号墓主人的身份,就是一位汉代官员的女性家眷。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