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省工人先锋号】贵州高速集团黔通安达公司桥隧部桥梁检测团队:守护“桥梁博物馆”的“体检医生”

动静原创
1684674360

 贵州万桥飞架,在千山万壑间夯筑了享誉全国的“高速平原”,赢得了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誉。2022年,贵州高速集团黔通安达公司的桥梁“体检医生”们运用业界最先进仪器和技术,鏖战极端气候和恶劣环境,以最高标准、最强责任,“上天”攀爬至云端桥顶巡诊病害,“入地”深入到桥墩根部排查隐患,用青春智慧、责任汗水呵护了贵州高速公路数千座桥梁的运行安全。近年来,团队获得贵阳市“工人先锋号”命名,先后1人获贵州交通运输系统“文明标兵”称号,2人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

他们,“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2022年6月,黔通安达公司接到指令,要求在当年国庆节之前完成3500余座高速公路桥梁的定期检测外业工作。面对极其艰巨的任务,公司桥隧部20名桥检工程师闻令而动,组建团队、拟定方案、倒排工期、强化培训、准备仪器……在短短10天时间就完成了前期各项工作准备。“我们真是按秒来利用时间!”检测组组长李典豪说,检测团队没有“周末”概念,“5+2”“白+黑”连轴转更是家常便饭。由于桥检时间集中在年度高温时节,为了避免高温影响桥体的检测数据,测量员每天都在天刚蒙蒙亮之时就起床洗漱,确保在黎明时分就到达检测现场,安全交底、任务分工、设备调试,一切就绪后迅速展开当天工作,容不得一丝休整,一直忙碌到中午,在烈日当空之际,大伙才抽空简单吃一些干粮充饥。虽然大家都消耗巨大,正午时分也并不适合户外作业,但是桥梁检测工作却不能停下来,任何一个未知因素或细小失误所造成的时间延误,都可能影响全天甚至是整个外检工作的计划安排,必须要快起来。“最怕车流量大的路段。”检测员张朋说,尽管和地方交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但为了不影响交通畅行,特别是大型车辆较多的时候,桥面的震动对仪器会造成巨大影响。检测组争抢每一分每一秒,“跑”和“冲”成了大家的日常工作状态,同事们遭遇车流飞尘溅伤等“轻伤不下火线”的事例枚不胜举。下班赶到住地后,来不及卸下一天的疲惫,大伙又投入到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中,今日事,今日毕,才算为全天的工作画上最后的句号。很多时候,还需要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凌晨时分的研讨交流就成了最为动人的伴奏曲。

他们,“上天入地”向极限挑战。贵州的高桥,矗立于悬崖峭壁,横跨在山涧深河,常人近距离观看都倍感胆战心惊。为了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病害隐患,检测员都要攀爬到这些高桥桥体最高处,身处云端对各种构件逐一查看,往往是一些细小的病害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必须对每一处细节都检查到位,大伙戏称是“上天”办公。在北盘江大桥和坝陵河大桥等世界级高桥上,检测员还要穿行在离地数百米高的桥塔顶、悬索上仔细巡查,脚下虽是万丈深渊,但对悬索零部件的严苛检查早已让大家的身心与大桥融为一体。“把精力集中到每一个接头,每一个螺母,严格地按照计划仔细观察、严谨检查、详实记录,百分百的责任,是我们战胜恐惧的‘最大法宝’。”这是桥梁隧道部全体员工的共同感受。

2022年夏天,贵州遭遇了数十年一遇的极端高温气候,检测员也持续经受了极限“烤验”。暴晒后的桥体,长时间连续工作,体感温度甚至高达60余度,加上过往车辆带来的噪声与气浪,对大家身体和意志都是严峻考验。有时候除了在桥面工作,他们还要钻进桥箱,对桥体的“五脏六腑”逐一巡诊。弯腰在狭窄的梁箱里工作,短短几分钟时间,检测员便挥汗如雨,衣服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炙烤之下,缺氧、脱水、中暑等都是大家共有的经历,而车辆爆胎、鞋胶脱落、皮肤灼伤、裤子晒变色等等,则成了大家闲暇时间相互调侃的“高温佐料”。“桥上检测险象环生,桥中和桥底的巡检也是意外不断。”检测员高鑫说,因要查看桥墩根部安全情况,很多时候就要游入溪流河水、扒开堆砌杂物、钻进荆棘丛林“入地”劳作,虽“脚踏实地”,但也经常遭遇惊吓,野蜂蛰咬、长蛇凝视、深坑陷身、蝙蝠擦身而过等等,都是萦绕在大伙心头的“梦魇”,而荆草割脸、倒刺划伤更是家常便饭。“每年一次的外检作业,穿坏几套衣服,正好可以换身新行头,每年都有新气象。”检测员常旭总能在调侃中把经历的辛苦轻松一笔带过。

他们,“技高一筹”护大桥健康。全球工程界流传着这样一句佳话: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从目前的有关统计数据来看,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近半在贵州,高山峡谷之巅、崇山峻岭之中,国内首座跨千米钢桁加劲梁悬索桥、世界最大跨径钢桁架梁斜拉桥、世界最大单跨板桁结合加劲梁悬索桥……无不印证着贵州桥梁博物馆的美誉。“贵州的桥梁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桥梁形态。这是贵州桥梁的志气,更是‘世界桥梁看中国’的底气”。黔通技术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刘万军经常告诫大家,面对众多的世界级大桥,只有苦与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运用行业内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来夯实保障检测的科学与精准。“尤其是特殊结构桥梁,构件复杂,部件众多,检查事项繁琐。”检测员胡凤及介绍说,使用专业级M300无人机,可以对桥塔外观、斜拉索、高墩进行精细化排查,提供多角度固定位置的影像资料,尤其是在缆索腹面等常规手段无法观察到的位置有着绝对优势,降低了病害漏检的概率。在进行特殊结构桥梁(斜拉桥、悬索桥、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检查时,采用多功能爬索机器人可以更加全面、细致检测表观缺陷。为进一步做好原始资料的整理收集,确保检测报告的详实准确,检测组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通过运用数据实时传送云端,探索检测报告智慧生成,研发公路桥梁智慧养护科学决策系统等方式,让桥梁检测工作更加智能与高效,既缩短了工期,更节约了成本,为贵州高速公路桥梁智慧养护系统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守护了“高速平原”的桥梁健康。

他们,建功立业在“移动之家”。“我们没有固定的住处,桥梁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桥检团队组负责人沈兆坤介绍说,为了抢抓时间和进度,让检测工序更加紧凑,同时也让检测师更加从容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未知情况,检测组都会把临时住所租赁在离检测桥最近的地方,把“路上时间”压到最短,是真正在“移动之家”工作生活。2022年6月领受任务后,公司的桥梁“体检医生”们就作别家人,踏上了野外作业的征途,受到疫情防控不确定性的影响,检测师们尽可能减少非工作的跨区域流动,让原本就需要40来天的连续作业又延长了不少,甚至有好几名同志连续4个多月才回家一次。“长时间没回家,对家人很是愧疚,特别是对妻子和孩子,更多的时候只能隔着手机屏幕关心问候。”检测组成员王超说,在2022年的攻坚战中,有的同事一再延迟订婚时间,有的同事双亲年迈也难以顾及,有的同事得知儿女生病也无暇陪护……“远离城市喧嚣,大家都能全身心扑在桥检工作中,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团结和紧密协作。”检测员杨玉金说,100多天时间里,大家每天都要携带数十斤重仪器在热浪中奔忙,回到“移动之家”浅尝片刻的清凉后,大家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业务探讨,交流工作心得,传授工作经验,梳理工作遗漏,在相互学习中冲淡孤寂时光,那一盏盏深夜时分依然耀眼的灯光,则成了“移动之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22年,贵州高速集团的桥梁“体检医生”们组建团队协力攻坚,高质量完成了贵州高速集团营运的3500余座桥梁定期检查任务,为桥梁的营运养护决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

记者

朱海婷

编辑

朱海婷

责编

飞宇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