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中的竹丝,编织出乡村更美好的生活。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认为,要创新发展,打造品牌效应。
“好的产品它不一定是好的商品,它能够走入市场以后,说白了能够卖到钱以后,我们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因为在基层,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
杨昌芹一直关注非遗、乡村产业的传承和发展,在她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扎根乡村的非遗竹编技艺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是必须要不断创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品牌是通往市场的一张通行证,如果没有品牌、没有商标、没有知识产权这些的话,我们只有去挂人家的标,把利益给人家。”
十年前,杨昌芹在家乡成立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努力,现在公司有员工108人,带动赤水周边乡镇3000多人从事竹编相关产业,去年杨昌芹的竹编品牌创造产值超过两千万元。杨昌芹说,未来还计划通过全国性的非遗技艺产学研基地的建立,打响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品牌,开拓市场,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乡村要想振兴,产业是关键。当地的老百姓他在家里就能够挣到和在外面一样的钱,那他干嘛要出去,背井离乡?要离开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要想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其中,那就要在基层、在乡村发展产业,能够带动就业,自然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回到乡村,一起来参与乡村振兴。”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