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窗’点(列车运行线路中,为铁路施工和维修作业预留地时间)内用线路自动除草喷药车喷完了6.5公里线路,携带的水还有剩余,比以前省劲儿太多!”7月30日,刚结束作业的贵阳线路车间黔灵山线路工区工长齐进进告诉记者:“以前人工喷药,弯腰弓背走全程,现在坐在车上操作就行,安全又高效,速度比人工快好几倍。”
铁路沿线植被的清理,一直是铁路工务系统现场生产作业中“老大难”问题——传统除草需人工携带除草剂在路肩上手动作业,且多数在“点外”时间线下进行作业,不仅作业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风险。
为破解这一痛点,贵阳工务段贵阳线路车间探索利用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车体的机械化、自动化的优势,通过改造原有车体、加装喷洒装置,将其升级为“线路自动除草喷药车”。原本用于探伤的机械车,变成除草“利器”,更关键的是,这项作业从此能全部纳入“天窗”时间内。
“过去一个天窗点,人工最多能喷3公里,还容易漏喷;现在机械喷药不仅均匀无死角,用水也省了近三成,效率提升了三倍多。”该段贵阳线路车间主任陶胜强告诉记者:“机械化作业把职工从重复劳动里解放了出来,人工成本降了,安全系数却提了上来。”
这款“利器”采用动力电池供电,续航能力足以覆盖单次天窗点作业需求,最高时速达20km/h,能灵活适配线路作业节奏。它的车轮用铝合金轮毂外包聚氨酯材料制成,既满足铁路作业的绝缘要求,又能防滑耐磨,使用寿命比普通材质大幅延长,还能同时搭载4名职工,兼顾操作与协同需求。目前,该装置已在段管内试验成功,贵阳线路车间已用该装置完成26公里三个区间线路的除草作业。
通讯员:贵阳工务段 曾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