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野性贵州 有问必答 | 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把它推上风口浪尖,浑身带“毒”的它为何自身不会发病?

动静原创撰文:冉景丞
1584069960
积分商场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其他国家蔓延,每个人对这次疫情都着深刻的认识。提起冠状病毒,人们会想起SARS,想起蝙蝠,因为经科学家数年的研究发现,病毒的自然宿主是一种叫中华菊头蝠的蝙蝠。

除了这种病毒跟蝙蝠有关,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中东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我们熟知的狂犬病病毒等等,科学家追根问源,自然宿主都是蝙蝠。《柳叶刀》今年1月发布的研究显示,引起本次新型肺炎疫情的2019-nCoV,很可能与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已有超过200种病毒在蝙蝠中被检测并报道。那么问题来了,蝙蝠携带了这么多对人类以及其它动物来说致命的病毒,为什么还活得好好的?留个悬念,文章最后作答,先来认识一下它吧。

在我们身边,夏天的夜晚,房前屋后或森林边缘的天空中,时不时会有蝙蝠飞舞的身影。这些家伙本来住在洞穴里,但偶尔也会停留在屋檐下,用它那特化了的脚倒钩着挂在那里,形态十分诡异。乍一看,有几分像老鼠,所以有人称它们为“檐老鼠”或“盐老鼠”,误传它们来到村庄是想跑到人家户里偷盐吃。以前看到“盐老鼠”出现,我总会尽快跑去厨房看一眼装盐的小罐子,看盖子是否盖严实。虽然一次也没有在盐罐边发现过“盐老鼠”,但思想警惕度从来没有降低。后来的学习中,知道了那个被叫了多年的“盐老鼠”有一个通用名字——“蝙蝠”,也知道了蝙蝠是哺乳动物中唯一一种真正能飞的动物,而且蝙蝠有很多种,是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全世界有900多种。

它们的长相可能差别很大,身体大小差别也很大,分为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个子大的蝙蝠一般吃果子和花蜜为生,而那些小个子却不吃素,是货真价实的肉食动物,只不过吃的多数是虫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前后肢都发生了特化,通过一层皮翼相连,组成了不同于鸟类的特殊的翼。

蝙蝠昼伏夜出,或飞在空中捕食昆虫,或飞进果园取食果子。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洞穴生活,眼睛功能有些退化,改成了用耳朵“看”。它们通过发出“咝咝”的声音,以及人类根本无法听见的超声波,再用高超的听觉去听反射回来的声音和超声波,就能准确判断前方和周边物体的情况。不同的蝙蝠发出声音和超声波的频率不一样,让它们在黑夜中也能轻而易举就找到自己的群体和伴侣。难怪它们可以居住在没有一点光线的洞穴里,却不会碰到那些密密麻麻的钟乳石。人们就是仿造它的耳朵能接收超声波这一结构,制造出了雷达。

关于蝙蝠,还有这些冷知识你可能感兴趣:

“倒挂金钩”
蝙蝠的后肢物化后可以将身体倒悬着挂在空中,那个结构也非常有趣,它们越是放松,那个脚趾挂得越紧。因此它们就这么倒掉着睡觉,有时一睡就是一冬。也许哪天会有一种工具又是仿造了蝙蝠的后足。

蝙蝠的脸 乱你的眼
不同的环境给了蝙蝠不同的发育方向,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也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变异。菊头蝠的面部就特别复杂,而犬蝠就要简单得多。鼠耳蝠长了一对类似老鼠的耳朵,面部特征却比老鼠要复杂,就算是耳朵也比老鼠多了个耳屏。

它能平衡洞穴生态系统
它们在空中飞舞,别以为它们是在表演,实际上是在捕食。它们是飞着捕食昆虫,只要能捕得到的昆虫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吃饱喝足了,它们回到洞里休息,把粪便拉在洞里,为那些洞穴生物带入了有机质和能量,为雕带马陆、华美肢马陆、巴蜗牛、腊鼠妇等提供了美餐,成就了一个洞穴生态系统。

最后来回答文中问题:作为一种古老动物,蝙蝠的自身免疫系统极强,在强大的核辐射里,蝙蝠依然能活下来。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热量,身体的温度也会升高,能达到40摄氏度,细胞更新快,这样有助于抑制病毒。长期的协同进化,加上蝙蝠特殊的抗病毒本领,使它们身体里溶入的病毒特别多。但即便携带病毒,蝙蝠体内的相关基因也使得它炎症水平很低,很少发病,甚至根本不发病。

蝙蝠是大自然和谐的一环,如果人类不贪图口腹之欲,病毒在蝙蝠身上自生自灭,很难有机会肆虐人间。

编辑

彭瑾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