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初心·决战2019丨潘永美:漫山黄果挂枝头,巾帼铺起致富路(上)

动静原创视频编辑:杨霄
1577689800
积分商场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众多基层干部发挥着模范作用,他们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群众基础,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基层干部,她巾帼不让须眉,凭借着智慧、胆识、勇气和坚持创立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黄果树的黄果”,在贵州黄果树旅游区书写了一个致富故事。

潘永美,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打翁村支书。她带领妇女群众打造规模3800亩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椪柑种植,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打翁村走上脱贫的道路。带动创业、就业女性338人,带动就业妇女人均增加年收入2万元。

2016年,打翁村种植基地被评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017年潘永美被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潘永美说:“我的梦想就是要带领全村村民过上美满的生活,奔小康。”

1999年黄果树管委会成立以前,打翁村并不通公路,大山阻隔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没有路,发展根本无从谈起。2001年初冬,潘永美和时任支书卢朝书召开了村民大会,动员全村人投工,历时一年的艰辛修通了公路,告别了打翁村祖祖辈辈人挑马驮的历史。

路修通了,村民们可以把山货卖到更远的地方,可除了蔬菜和玉米这些传统的作物,究竟还有什么产业,经济效益更高,更适合打翁村发展的呢?

2003年潘永美到湖南怀化探亲,一下有了灵感。她告诉动静记者:“当时我有个女儿嫁到湖南芷江,我看到芷江这一带有几万亩的产业园,这黄果挂得满树黄。后来我就想,我们打翁村这里都是山地,田少地多,引进一点来种。”

于是,潘永美带回了3000棵椪柑,动员群众一起种植。2006年,种植椪柑的10户人家共收获6万多斤,户均增收1.8万元,这让乡亲们一下就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她说:“这里都是山地,要是不种这些产业,老百姓永远贫穷,不会致富的。”

在随后几年时间里,更多的村民们种上了椪柑,打翁村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多,规模越来越大。个头大、水分足、甜度高的椪柑,如何到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增加它的经济附加值呢?潘永美认为,该到打出自己品牌的时候了。

打翁村一定要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品牌,这是潘永美的自信与坚持。她告诉动静记者:“我打造的品牌就是‘黄果树的黄果’,外地人来都会问,黄果树的黄果在哪里?我们来都没有见到。后来我们说,‘黄果树的黄果’就在打翁村。”

从此,“黄果树的黄果”走向全国市场,并且很快就打开了销路,彰显出其品牌的独特魅力。自信的背后是品质,而品质的打造来自于潘永美“不脱贫誓不罢休”的决心。

椪柑种植获得成功,潘永美还陆续引进了蜂糖李、生姜等种植产业,与此同时还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和林下养鸡,老百姓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一个又一个惊喜的变化,正在打翁村悄然发生。

如何让脱贫致富的步伐更快一点?这是潘永美始终思考的问题。她是如何组织成员参加种养殖技能培训,探索椪柑深加工途径,向“订单农业”发展的呢?敬请关注明天的动静新闻客户端。

编辑

杨霄 龙菊珍

责编

苏畅

编审

陈薇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