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聚焦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报道——有温度的安顺匠人情怀

动静原创
1600826520

在第十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贵州文旅扶贫成果展暨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及“多彩贵州”美食汇在盘州市月亮山庄西商业街举行。

此次博览会集中展示了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扶贫、文旅农商融合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博览会共分为四个区域,面积5200余平方米。其中,70余家农业特色产业企业,展示了1000余种生态食品;250余家特色旅游商品企业,展示了旅游商品2000余种。

记者采访

记者采访

00:00 / -

走进展区当中的安顺馆,你会被琳琅满目展品中极具特色的“面具”吸引眼球。而要说起这些面具,就不得不提贵州的传统戏剧——地戏。

地戏,俗称“跳神”,因演出不用戏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形成于明代初期,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传统民间戏剧。

地戏中最重要的道具是面具,安顺西秀区刘官乡的周官村,有着“中国傩雕第一村”的美誉,村里的匠人为每个地戏面具都注入了匠人本身的灵魂,因为他们精湛的技艺,周官村的雕刻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依托六百年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泉,安顺屯堡雕刻成了特色文化产业。周官村近三千人中有一百多人从事面具雕刻,大量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和海外市场,雕刻产业年产值达一千多万元。

而在此次采访中,我们采访到了安顺木雕艺术最年轻的市级非遗传承人——鲍波。他从20岁开始钻研学习木雕技艺,主要从事地戏面具传统制作和创新制作、各类木雕制作,因作品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坚守本土文化艺术和首次开创传统文化创新,被赋予“双首人”的外号。

如今,鲍波将木雕延伸到了根雕、茶具等木艺制作,为了让传统傩雕适应现代生活潮流、被更多消费者所接受,从2013年鲍波经过无数次反反复复尝试,实验,动手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时间,鲍波把传统面具缩小化,卡通化,和蔼化,从而把传统用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同时,鲍波还尝试着在设计中融入一些现代元素,让贵州的民族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17年,鲍波自己出资打造了第一个屯堡面具制作传承传习馆。整理老一辈艺人的宝贵文化资料和木雕谱系等等;鉴于其突出贡献,2017年,荣获安顺“最年轻市级传承人”荣誉。

现在,鲍波扎根在周官,经常抽空到全国各个木雕之地学习,潜心研究雕刻艺术的突破,并利用自己在外多年的经商之道去带动和帮助更多的人,并开导周边的群众和青年人积极参加木雕,在自己的传习馆开展技艺授课,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接力下去。

记者

高易琨

编辑

桂琦

责编

韦英

编审

雷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