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百里杜鹃:订单农业铺就群众致富路

1605510300
积分商场

深秋时节,走进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槽门村,村民们正在忙着给雪白的稻米装袋封存,一袋袋包装精良的稻米整齐划一的摆放在一起,格外惹人注目。

槽门村生态大米

包装精良的槽门生态大米

近年来,为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槽门村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依托当地近千亩稻田资源,推出了生态大米认购项目,由村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入股协议,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推介、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以消费扶贫为抓手,集中发力、综合施策,积极探索“订单式”农业发展模式,做到“产供销”全链条无缝对接,解决农户的“心头病”,打通了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最后一公里”肠梗阻。“订单式”产业的开启,已然成为乡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带动了该村30余户群众共同发展。

据槽门村合作社负责人汤芬介绍,今年槽门村种植的订单大米,在种植前由消费者自行来前认购,然后合作社召集村民入股,从栽种到管理,都由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负责,采用无公害绿色种植的方式,让认购顾客吃到放心大米。

初秋时节的槽门村稻田

订单农业让农户与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让资本、技术、信息更加有的放矢,也让农民收益稳定、干劲十足。而且发展订单式农业,还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加入合作社务工,实现居家就业、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消费扶贫链接,作为推进巩固脱贫成效、提升“造血”功能的关键举措,成为了当地农民尤其是贫困群众增收的利器。

“以前我们卖米都要拉到外面,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我们的米直接可以销售给社里,我家今年栽了三亩多,留了自己吃的,卖了一千多斤给合作社,获得了四千多块钱的收入。”前来卖米的村民符平洪如是说道。

务工群众正在给大米称重

据了解,槽门村发展的订单式农业,农户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占股80%,党支部以统一管理和市场运作入股占股20%,稻田按198元一份,30平方米为一份的方式进行认购,截至目前,已销售出419份,销售额达到了8.29万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

监制:李 华

审核:梁美林

编辑:彭良义

记者:彭良义 杨品益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