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钟山区2025苗族芦笙舞非遗传承培训在德坞街道西宁小区苗族文化馆开班。本次培训专门从青林乡、保华镇选拔了40名青少年学员,年龄最小的仅4岁,最大的16岁,由4位深耕苗族芦笙舞多年的传承人担任授课教师,旨在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苗族芦笙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项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简短的开班仪式结束后,培训即刻转入实操教学环节。两位授课教师以一段完整的苗族芦笙舞表演示范拉开教学序幕——悠扬的芦笙声里,老师们或屈膝顿足,或旋跳转腾,将苗族人民的豪迈气质与灵动神韵融入每一个舞步。一旁的小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观摩,眼神紧紧追随着老师的动作,默默将要领记在心中。
“能来参加这次我们苗族芦笙舞培训,我很开心。我们苗寨过节的时候小孩都跟着大人跳芦笙舞,很好看,可是我不会跳,老人说现在会跳的小朋友少了,就盼着我们能学会。”学员杨欢垛说道。
随后,教学按分组展开,有的从芦笙的持握、简单音阶的吹奏学起,教师手把手纠正指法与气息;有的则重点讲解经典舞步的要领,教师指导他们将芦笙吹奏的节奏与肢体动作精准配合。
“参训学生能够更好更全面接受芦笙舞教学,促进学生审美,肢体动作协调等方面的发展。将苗族芦笙舞这优秀民族舞蹈传承下去,以小批次培训,争取以点带面,逐渐铺开苗族芦笙舞的传承工作。”芦笙舞传承人杨佳飞对记者说。
据介绍,此次培训为期15天,后期还将组织学员走进火车站、荷城等游客密集区域开展实践展演,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苗族芦笙舞的理解与感悟,提升实践传承能力。
“希望参训学生学有所获,提升对苗族芦笙舞的兴趣,学生经过对苗族芦笙舞系统学习后,能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熟练后能够排练大型集体舞蹈,锻炼学生的团结、配合度。 ”杨佳飞对记者说。
记者:罗圆 徐帆
编辑:岳阳
二审:丁毅
三审: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