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17分22秒,是32岁的岑万江在2023贵阳马拉松赛男子全马的夺冠成绩,这场比赛上,他超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一众专业选手,后来居上,完成逆袭,获得了该赛事举办以来我国选手摘得的第一个冠军。赛场外,岑万江修过摩托车、当过生产线工人,而偶然接触的跑步运动,让他的人生有了另一种可能,在成为职业选手的4年时间里,他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完成自己人生的逆袭。
岑万江的家乡在安顺市紫云县大营镇,一个位于麻山地区的边远乡镇。在大营镇沙子寨的中心,一块水泥篮球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2022年岑万江花费10多万元为老家修建的,免费向村民开放。每天下午都有村民不约而同地来球场打球,而岑万江早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名人。
村民韦江福说,“不仅是我们这个地方晓得他,县里高中很多同学也晓得他,我们发自内心的敬仰。之前我们这里都没有什么马拉松的先例,他的成功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我自己的梦想是要踢足球为国家队效力。”
(村民韦江福)
“好像没有谁认不到他,都晓得篮球场是他修的。”村民岑小先说。
(村民岑小先)
初次见到岑万江是在安顺市奥体中心的田径场,这里是他马拉松训练的主要场地。没有教练、没有团队,偌大的运动场里他奔跑的身影尤为瞩目。45圈18公里,这是他赛后恢复训练中的基础强度。 “今天状态也是恢复得还可以,平均一圈在63秒到64秒。一般这种调整恢复课是周三、周五,周末会进行30公里到40公里长距离训练,一年365天都在跑。” 岑万江告诉记者。
岑万江不是专业运动员出生,也没有接触过系统训练,对他来说,每日的训练内容都来自于平时比赛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日常的吃住行也全靠自己安排。为了适应马拉松赛道的不同环境,作为“野生”选手,体育馆、小区、公路、土路,任何场地都可以成为他的训练场。
“每个肌肉奔跑的过程当中都是要动起来的,所以自己也会去加强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运动员是挺枯燥的,我们会找各种不同的路段去训练,提升自身能力,改善疲劳感。马拉松这项运动没有什么捷径,你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岑万江介绍。
虽没有机会加入专业队伍,但岑万江从小就展露出了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在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冠军。然而由于家庭条件艰苦,初中毕业后,他当过摩托车修理工,做过电子厂流水线工人。
岑万江回忆说,“那个时候在浙江打工,每天几乎上班12小时,2014年在温州乐清有一个登山比赛,下定决心练了一个星期去参加比赛。我一去就跑赢了,获取600块钱的补助,当时我才知道原来跑步还能赚钱。当时那边这种跑步活动还是蛮多的,跑前三名可能会有1000块钱或800块钱奖金,所以半工半跑,基本上早上5:30就起来训练,没有太多时间去休息,确实也非常辛苦。”
随着比赛成绩越来越好,岑万江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他决定靠跑步养活自己和家人。2018年,28岁的他辞掉工作,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马拉松运动员。
“做这个决定也是三思了很久。我是草根出身,没有任何保障,一旦辞职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选择走这条路全靠自己去摸索,但我从小就执着,对自己是比较严厉的,我有这种信心。正常训练了半年时间,我的成绩就有明显的进步。19年签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品牌,有了保障。我一直都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才去坚持走这条路。”岑万江说。
马拉松,给岑万江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年时间,他参加比赛超过300场,获得国内马拉松冠军百余个。赚钱以后,他把老家的房子重新翻修,又在安顺市里给父母买了新房。从小到大,大大小小比赛奖牌和奖杯都整齐地张贴摆放在家里。谈起儿子,父母也是既骄傲又心疼。
“他拍视频我们每天晚上都看,个把两个小时我们都要看完,有时间看到他跑累有点感动,我看到他汗水淌我就哭。得奖感觉也高兴,姨妈、外婆个个都高兴,每次回家都要给他杀鸡吃。”岑万江的父母说。
梦想总在坚持中绽放,对于岑万江来说,今年只是他接触马拉松运动的第8年,他的逆袭之路也才刚刚开始。家人、生活都在他一步一脚印的奔跑中愈发明朗。今年,他准备将篮球场升级成塑胶篮球场,让体育运动走进更多村民的生活中。
岑万江说,“跑步对我来说改变我的命运,改变我生活的状态,我的整个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自律,所以我觉得非常值得。马拉松在我看来是一个人的旅行,你要足够地去热爱这项运动。在奔跑的过程当中,它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内心和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改变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是刚跑了2小时13分,在重庆马拉松,我下一个目标是跑进2小时11分30秒,最终的目标是跑进2小时10分,我觉得应该就在这两年。”
当被问到跑马拉松的秘诀是什么?
岑万江回答:自律,相信自己,不断地练习。我觉得能坚持下来就都成功了。
(岑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