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央媒看贵州丨人民日报:贵州苗绣工坊成长记

人民日报
1692147120
积分商场
今天(8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带动一大批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一家苗绣工坊成长记》的新闻,介绍贵州通过扶持刺绣等传统民族工艺,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带动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报道全文如下:

图①:绣娘在龙禄颖工坊制作苗绣产品。 图②:绣娘在苗绣智能车间作业。 图③:工坊员工直播销售苗绣产品。 以上图片均为磨桂宾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在贵州,刺绣等传统民族工艺在各方扶持下,不断提质升级,产业化道路越走越宽,“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成为带动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

——编 者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接近900万人,其中妇女不在少数。贵州也是多民族聚居地,仅世居的少数民族便有17个,民族文化绚烂多姿。

如何依托现有资源,帮助更多妇女就近就业创业,带动其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2013年7月,贵州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强化传统民族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进传统民族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

此后10年间,“锦绣计划”陆续培育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合作社1300多家,带动近50万名妇女就业创业,创造产值超60亿元。日前,记者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采访调研,透过一家苗绣工坊的成长壮大,观察“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的全过程,见证“背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的渴望化为现实。

一次尝试,各方扶持

门坊右上角,苗族铜鼓傲然挺立;两侧石柱上,人物图案点缀其中……这是一家苗绣工坊,在黔东南州施秉县几乎家喻户晓。

推门而入,一阵“咚咚咚”的声响传来,那是工人在用织坊机器锤布。左转直奔绣坊,只见绣娘三五成群围坐一圈,哼唱山歌,飞针走线。曲调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亢悠扬,似乎映射着工坊的发展曲线。

“刚跟客户谈完订单,真是一刻不得闲。”扎着头花,穿着绣服,戴着银饰,一脸笑容地快步迎来的是工坊负责人龙禄颖。在她看来,从最初买卖绣片到如今建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于一体的非遗工坊,各方扶持至关重要。

时光回到2000年。做过酒店服务员、进工厂当过女工、干过仓库管理员,在外打拼15年的龙禄颖,见证了大都市的发展。反观自己老家,唯一明显的变化只是用上了电灯。尤其是,村里的姐妹没有固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守着刺绣技艺却赚不到钱。想到这些,她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在施秉县,绣片很受游客欢迎,肯定藏着不少商机。”头脑活泛的龙禄颖立马做起买卖绣片和服装的生意。果不其然,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几乎年年稳赚。眼见发展势头超出预期,她渐渐萌生生产销售一手抓的念头。

2006年,辗转几个村寨,最终选定8名绣娘为固定工,又将自家房屋的一楼改做门面,龙禄颖的苗绣工坊正式营业。从寻客户、找订单到买线材、忙生产,她一个人背负着工坊的日常运转。

万事开头难。成立伊始,工坊就遭遇挫折。

当时有一批外地订单,要制作手提袋上的小鸟绣片。考虑到样品只有大致轮廓,龙禄颖先让3名固定工打个样。没几天工夫,不同颜色、姿态各异的样品摆在了龙禄颖的面前。她连连赞叹绣娘手巧,没有片刻犹豫,随即分配任务。

“一次要做200个,单凭固定工,加班加点也忙不完。我们只好临时挑选五六十名绣娘,让她们领料加工。”两周后,看到完工的货品,龙禄颖心里咯噔一下,“线条有的平滑有的粗糙,甚至还有把小鸟绣成2个脑袋、6个翅膀的,各种花样都有。结果,超半数被认定不合格,只能重新赶制。”

这次遭遇点醒了龙禄颖。绣娘们的刺绣技法各有差别,对图案和色彩的理解因人而异,未经系统培训,仅凭一张绣片、两根绣花针和一堆绣线,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

“锦绣计划”的实施,让这种局面有了改观。

“‘锦绣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开展大规模培训,从技艺、实操、营销、设计等方面,提升绣娘的文化底蕴和现代设计理念,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贵州省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陈莉丽介绍,省妇联牵头,联动其他部门单位,定期在全省范围内筛选工坊、合作社或者企业,以资金补助、项目扶持等方式,培养一批知识水平高、艺术修养好、专业技能强的民间妇女手工艺传承人。

2013年以来,在施秉县妇联、工信局、民宗局等部门支持下,龙禄颖得以在周边苗寨开展培训。仅订单式培训,每年即可覆盖二三百人,获得补助资金超过20万元。目前已覆盖3个乡镇8个村寨,累计培训2660余人。“我们到周边村寨建立锦绣工坊,再派员工前往培训,同时收集绣娘的绣法、技艺等信息,分类造册,为潜在的用工需求做准备。”

“2021年以来,围绕基地建设、绣娘培训等工作,县工信局帮助龙禄颖的工坊争取到5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施秉县工信局副局长秦龙表示,2019年工坊又通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证,获得5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在贵州省商务厅组织安排下,龙禄颖连同其他非遗传承人、手工坊负责人一起,经常组团到国内外参展。凭借精美的做工、独特的设计,销路日益畅通。“过去是拿着绣片找买家、等买家,现在都是买家上门求购,关键是绣娘的技术更规范,好产品才是硬通货。”龙禄颖说。

时至今日,龙禄颖已经带动1297名绣娘就业,工坊年产值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600余万元,成长为全省传统民族手工产业的龙头。

一门技艺,多重带动

会走路就会跳舞,会拿针就会刺绣,这是施秉县各个苗寨的真实写照。

在龙禄颖的苗绣工坊,48岁的潘秀兰是最早的8名固定工之一。“苗族妇女差不多都会刺绣,属于家庭式传承。但苗绣绣种很多,村寨之间甚至河边跟山上,绣法就有明显差别。”在潘秀兰的观念中,构图协调、绣法精巧最为关键,这也是龙禄颖看重她的原因。

初到工坊,潘秀兰跟着龙禄颖学习、打磨刺绣技艺。随着政府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绣娘们有了更多参与培训的机会。

“除了在家门口培训,我还跟20多名绣娘一起飞到上海,学习了一个多月,开眼界长见识。”经过多番培训、比赛和推荐,潘秀兰成功通过中级工艺师认证,工资也从每月1000多元涨到近4000元。她的经历极大调动了绣娘们参加培训、提升技艺的热情,“工坊是订单式生产,既要保证刺绣技艺水平,又要讲究标准规范,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得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

如今,潘秀兰从学员变成讲师,每个月都给绣娘们上课、培训。工作之余,她继续钻研,为通过高级工艺师认证做准备。

“我们根据刺绣技能,把登记在册的1297名绣娘分成三个等级。”龙禄颖介绍,像潘秀兰技艺水平高,具备一定的创新和设计能力,属于高级绣娘。尽管这类绣娘少,但都是从初级绣娘成长起来,发展空间是畅通的。

除了个人发展有路径,能照顾家庭也吸引着不少妇女放弃外出务工,来到龙禄颖的苗绣工坊上班。邰板海就是其中之一。

邰板海的丈夫长期在广东务工,有一年过完春节立马返岗。刚坐上火车,女儿的电话就到了。“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是不是又不要我了?快点回来,我开始想你了!”听到9岁女儿带着哭腔,电话那头只能尽力安慰。

这一幕,邰板海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原本打算跟丈夫一起去广东,为了女儿只好作罢。”据她观察,仅在施秉县城关镇城南社区,10户家庭里至少有七八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比较常见。尤其是留守儿童,性格相对内向,很难跟同学玩到一块儿。“有段时间,学校老师打电话反映,说我女儿不爱跟小朋友说话,特别没有安全感。”

为尽可能做好陪伴,邰板海每天接送女儿上学,回家做些可口的饭菜。闲暇之余到工坊上班或者领料加工,按照计件标准,一个月能挣3000元,贴补家用绰绰有余。

现在一到晚上,女儿会准时同远在广东的爸爸打视频电话,分享吃了啥好吃的、学到啥新知识,弥补彼此不在身边的缺憾。“有了苗绣工坊,家门口就有了工作的机会。现在,我身边不少妇女开始陆续返乡,留守儿童也变少了。”邰板海说。

不仅带动就业,还传承刺绣技艺,2019年,龙禄颖的苗绣工坊得到贵州省人社厅认定,成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已经培养出上百名徒弟。她们中已经有人创办起自己的刺绣工坊。

家住施秉县马号镇冰洞村的廖兰英,曾跟随龙禄颖学习刺绣,因为上手快、技术好,备受器重。

“她能干能闯,很有韧性。”廖兰英的那股劲头,让龙禄颖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经常引导、鼓励她创办工坊,闯出一片天地,“刺绣是个好产业,需要更多人加入。”

在龙禄颖的帮助下,廖兰英成功创办工坊,从事苗族服饰、刺绣等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还在县城搬迁安置点设立手工车间,以“公司+绣娘+订单”的模式,带动300余名苗族绣娘在家门口就业,为传统民族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刺绣用的布匹,要用到蓝靛染色,也能带动老百姓发展相关产业,甚至还能实现文旅融合。谁能想到一门手艺有这么强劲的带动作用。”龙禄颖笑言。

一项工程,持续推动

去年10月19日,由贵州省妇联牵头,在省锦绣计划实施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支持下,《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外发布。

“我们牵头组建编制工作组,历经半年时间,深入全省9个市州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了50多家工坊、企业,同手工坊负责人、非遗传承人、企业管理者等座谈沟通,了解情况。”陈莉丽认为,规划聚焦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实际,是推动未来五年“锦绣计划”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探索。

相较于2013年8月印发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规划明确智慧锦绣、数字锦绣、金融扶持及产学研结合等内容。这同龙禄颖苗绣工坊的发展轨迹十分契合。

2018年以前,龙禄颖一直拿自家木房当工坊,从最初的一楼扩大到二楼、三楼,客厅、餐厅变成生产车间、培训场地。奈何工坊发展势头迅猛,600平方米的场地终究有限。

2018年在城关镇桃子湾园区,她争取各方支持,建成一座面积3800平方米,分设绣坊、织坊、染坊以及体验中心的新工坊。“我们申请省级绿色产业基金支持,从贵阳银行获得680万元的低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为带动更多绣娘就业创造条件。”

“苗绣工坊普遍基础弱、底子薄,在成长中免不了遇到资金难题。规划明确引导金融机构进入‘锦绣计划’产业投资领域,探索建立金融支持锦绣产业的多层次贷款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帮助更多相关企业规范提升、做强做大。”陈莉丽介绍,贵州银行创新推出“绣娘贷”“文企贷”等,对妇女创业开展金融贷款帮扶。目前全省累计扶持微型“锦绣计划”企业2680户,发放补助资金1.17亿元。

最近5年,贵州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累计投入逾11亿元,有力支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正是得益于金融支持,不少工坊挺过疫情冲击,拥抱新的发展机遇。

“单纯做手工,成本高、见效慢,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受影响,绣娘们的工作也不稳定。”大学毕业后,龙宇决心追随母亲龙禄颖的脚步,回到工坊担任运营总监。而他参与的第一个决策便是产品转型。

转型意味着风险,更离不开勇气。短短一年时间,母子二人辗转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考察各类产业,最终锁定室内装饰。

“非遗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没变,需要改变的是使用方式,避免同生活脱轨,实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时尚、手工与工业的结合。”龙宇表示,去年依托“锦绣计划”,工坊获得2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采购机器设备,打造智慧苗绣基地,“装饰产品主要靠机绣,时尚设计作品则是纯手工。两者结合,以产品养作品,工坊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围绕智慧苗绣,在省妇联牵线搭桥下,工坊同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合作,联合开展苗绣数字化的省级科研项目。

“基于工业互联网,将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改造,让设备和生产数据彼此交互,最终实现工业刺绣。”令龙宇信心倍增的是,机绣的生产效率能提升50倍,而生产成本仅是手绣的1/10。随着研发的苗绣工业互联网平台投入使用,工坊组建的设计师团队虽然分散在全国各地,也能让设计样本马上投入生产。

目前,龙禄颖的工坊已同省内外6所院校达成合作,涉及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技能培训、课题研发等领域,仅去年就投入研发经费150多万元。随着短板逐渐补齐,工坊围绕民族特色下足功夫,先后打造出领带、披巾、苗族时装、壁挂绣片等系列品牌产品,同时配合线上线下销售,机绣、手绣订单均已排到几个月之后,给绣娘们吃下“定心丸”。

“提质与升级、设计与推广、产业与增收仍是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加快建立健全织、染、绣等优势产业标准化体系的同时,还要创新探索东西部地区锦绣协作新模式,开辟拓展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对外交流和向外发展的国际化通道。”贵州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曼表示,通过各方努力,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年带动妇女就业创业,让“锦绣计划”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和谐工程、致富工程。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如今,在黔山秀水、苗岭腹地,许许多多妇女正凭借一双双致富巧手,绣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编辑

范洋

责编

飞宇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