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西部,对于身处山区的群众来说,他们的生活半径曾经因群山阻隔而显得异常狭小。
历史已经翻页,曾经山长水远,山海阻隔,如今形成朝发夕至的“一日交通圈”。其中,从“地无三尺平”到“贵州是平的”尤为令人惊叹。
穿山过水 贵州高铁连通山海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2014年开通的贵广高铁,跨越千山万壑,从中国西南腹地贵阳,直抵珠三角的核心。
如今,贵广高铁已开通近10年,整个贵州都在发生巨变,这座“山地大省”早已蜕变为“高速平原”。
10年间,被改变的也不只是铁路这头的贵州。在另一端,广东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入黔旅游”成为节假日的热门之选。
沪昆高铁全线通车后,实现了贵州与全国高速铁路网的连接,贵州多地民众首次在家门口坐上高铁出省,贵阳也成为沟通衔接东西部地区的“黄金枢纽”。
即将通车的贵南高铁是黔桂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能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构筑“贵阳-南宁2小时经济圈”。这条新通道将极大地缩短贵阳至南宁的时空距离,与成贵、贵广、沪昆等多条高铁线路接驳,有效的完善“八纵八横”铁路网。
贵州正从内陆腹地变为风行天下的开放高地
单靠铁路的升级还远远不能满足泛珠三角整个区域的高效连接。从各个城市出发,向外延伸的高速公路与省道、县道、乡道一起织就庞大的公路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瞄准交通建设短板,率先在中国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到2022年底,贵州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25个,与周边省份形成至少3个省际通道。预计今年,贵州将新建成赫章至镇雄、贵阳经金沙至古蔺、贵阳至黄平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实现全省高速公路通车运营里程突破8500公里,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27个,实现全省所有5A级景区30分钟内上高速、4A级景区30分钟内上高速比例达96%。
一条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把山区变成了“高速平原”。
6小时、4小时、1小时生活圈在泛珠区域逐步构建。
便捷的交通打破地理壁垒 贵州开门迎接四方客
便捷的交通极大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打破了深化合作的地理壁垒,更促进了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山里的人走出去,山外的人走进来,“藏在深闺”的山乡,变成“风行天下”的“仙境”。2023年“五一”假期前三天,贵州全省接待游客2038.26万人次,较2022年假日同期增长41.9%,实现旅游收入120.95亿元。
就在前不久,贵州发布了2023多彩贵州夏季避暑旅游优惠政策,在11周的时间里,推出“两免两减半”优惠活动,多彩贵州诚邀全国人民来旅游!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网、人民网、央视新闻、贵州发布、贵州省文旅厅官网、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