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持续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思路,绥阳县不断夯基础、强举措、补短板,确保过渡期内干部帮扶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力度不减,推动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重调度促落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在保持原有帮扶的基础上对干部结对帮扶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重点对建档立卡脱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中的脱贫户和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的监测户开展动态监测,实现100余家单位帮扶全覆盖。帮扶单位明确专人负责对接,并每年开展专题研究帮扶工作不少于2次,单位主要领导每月听取一次帮扶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难题,绥阳县委督查局将帮扶工作纳入乡镇、科局常态化督查内容,确保帮扶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浮于水面。
重优化促稳定。为保持帮扶工作总体稳定,按照“432”(县级4户、科级3户、一般干部2户)结对帮扶模式,采取局部微调的方式优化帮扶结构。除一线教师及医护人员、记者等不适应开展正常帮扶工作的干部外,原则上在编的国家干部、村干部实行全员帮扶。帮扶干部重点对帮扶对象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巩固情况开展常态化监测,确保过渡期内产业扶持、教育资助、务工就业、医疗报销等政策落实到位。
重分类促推进。干部结对帮扶采取有利于资源集中、有利于工作对接、有利于降低成本的分级分类方式,将三类重点监测对象、特困供养脱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开展分级分类帮扶。由熟悉情况的民选干部对脱贫户中已变成“四有人员”开展帮扶,对三类重点监测对象及特困供养脱贫户由副科级以上干部、驻村书记、第一书记进行帮扶,由12家重点单位对1027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开展帮扶。确保帮扶工作统一协调、分类推进、分步实施。
重思想促认识。为进一步强化帮扶干部思想认识,把“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贯穿帮扶始终,把《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成果巩固的一系列讲话作为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帮扶干部通过QQ、微信关注、广播电视、政务平台、业务培训等方式对医保、防贫救助、小额信贷一系列政策进行详细了解和解读,进村入户对脱贫户和“三类重点”监测户、特困供养户、易地搬迁户进行宣讲,教会群众了解政策、知晓政策、运用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