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媒体采访团:讲好贵州故事 传播贵州经验

动静原创
1592452440
积分商场

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近日走进贵州。今天(6月18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3家媒体50多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在毕节七星关区开启了最后一天的行程。

第一站,记者团来到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实地采访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群众就业创业情况。“我现在能一边带孩子一边就业,这太方便了。”居民王敏对工人日报记者说。王敏老家在七星关区清水镇大坪村,之前在广东惠州做了9年的鞋厂工人。去年得益于政府的搬迁政策,他们一家从大山搬到城市。“刚搬过来,要求不高,想找一个能在家门口打零工的工作,顺便带带孩子。”王敏告诉记者,在了解到她的需求后,柏杨林街道“新市民·追梦群团工作站迅速为她联系了附近的扶贫车间就业。如今,王敏已经上班三个月,成了车间熟练工,一天能做2000个耳机插口。

据了解,这个占地上千亩的安置小区包括安置房 148栋7265套,目前共搬迁群众6372户29001人,涉及七星关区34个乡镇(街道),是目前毕节市单体安置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离开柏杨林街道,采访团又前往七星关区朱昌小学,实地采访朱昌小学营养餐工作情况。毕节市从2012年春季学期正式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中央、省、市和县共投入建设资金10.48亿元, 新建、改扩建食堂2600多个,总面积 67.5 万平方米。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全市2600多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供餐,覆盖学生102 万人,约占贵州省实施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人日报社会文化部编辑苏墨

工人日报社会文化部编辑苏墨告诉记者:“在毕节,我看到了非常幸福的村民们,他们对现在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无论是吃旅游饭、产业饭,还是吃文化饭,都让我感受到这1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福利。有一位村民说,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带来的幸福日子,现在的生活比苹果都甜。”

同时,毕节也是“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此行的最后一站,经过为期6天的采访,记者们深入贵阳、遵义、毕节等地,走访企业、工厂和种植基地,看到了贵州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变化,截至目前已经在各类平台上发出新闻报道上百条,向全国各地传播贵州的脱贫故事、介绍贵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中国日报记者王青云

中国日报记者王青云谈起在贵州的采访经历,感慨万千,“贵州的公路修得非常好。虽然那么多大山绵延,但还是能够沿着非常平展的公路迅速到达下一个目的地,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更让我感慨的是,当地政府确实是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国妇女报社总编室编辑韩亚聪

中国妇女报社总编室编辑韩亚聪对贵州的发展印象非常深刻,“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贵州人民在脱贫攻坚中所展现出的满满斗志,看到了贵州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所以我们要通过镜头、通过笔触,把贵州人民取得的成果展现出来。以往按照传统思维,我只知道‘多彩贵州’,而通过这次采访,我发现贵州现在也是高科技贵州、高质量发展贵州,更是大数据贵州、幸福贵州。”

记者

谢鑫 田园驰航

编辑

王一雄

责编

孔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