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抗战中的贵州|孱弱的贵州这样支撑抗战

1599048900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 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西移,资金、设备、人才一时通过各路交通要道大量流入贵州, 贵州经济第一次进入全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圈, 成为战时经济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战略大后方的一部分,“贵州以贫穷小省,总人口仅千万,而纳税不下百亿,征兵派夫不下百万之众”,以其经济全力与四川、云南等省一道,支撑着抗战后方的经济,增强抗战实力。

据档案资料统计,8年全面抗战中,贵州征募公债历年总计公债实收数为5.78亿元,平均每人负担战费58元。在1940年至1945年5年间,我省征集粮食总计稻谷1242万石(1石约为60公斤),平均每人贡献粮食1.2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贵州积极捐物纳粮,使国家在战时得到兵、工、钱、粮四大方面的源源补给。

当时的贵阳电厂

抗战爆发后,随着沦陷区的日益扩大,大批厂矿、企业、院校纷纷内迁贵州,促进了贵州战时经济的发展。据《贵州财经资料汇编》统计,仅1938年至1939年,由上海、南京、武汉、长沙、衡阳、桂林等地迁到贵阳地区的工厂就达101家。由于厂矿、院校、难民的大量内迁,使贵州的人口迅速增长,仅贵阳市的人口就从1937年的12万多人,增加到1945年的28万多人。大量企业、人员内迁,给贵州带来了人力、物力、资金以及市场需求,为贵州战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增强了战时的综合国力。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战备需要,消费需求量的增加,贵州商业也随之繁盛起来。以贵阳为例,持有开业许可证的商号,1937年为1420户,资本总额为180万元(法币),营业额为928万元。1944年增至4931户,1945年商业资本增至21亿元(法币)。蓬勃的生产和源源不断的供应,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也稳定了后方。

抗战期间,贵州工业空前发展,工厂由1937年的55家、资本总额2132800元(法币),发展到1947年的154家、资本总额140478400元(法币),鼎盛时期全省公营、民营机器工厂达到300余家,其他如酒精、橡胶、麦粉、卷烟、水泥、印刷、造纸、酿造、陶瓷、化工等数百家。

贵州手工业也空前发展,军工企业如1938年内迁桐梓的41兵工厂,员工达3800多人,内迁遵义的42兵工厂员工也超过千人,建于大定羊场坝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等,这些军工企业,生产了大批战争急需产品,直接支援了抗战前线。

贵州企业公司成员合影

此外,抗战期间,贵州农业也有很大发展,1945年全省粮食总产达49338332市石,较1937年有较大的增长,除直接支援前线抗战外,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战时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因此,贵州在八年抗战中一直成为战时的工业生产中心,在抗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贵州各族人民在发展战时经济的同时,还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支援前线,赈济灾民,仅“黔南事变”前后,救济灾民的捐款就达1亿2千多万元。广大民众还积极完纳国税军粮,据统计,1937年以来,贵州全省人均负担战费58元,贡献粮食1.2市石。贵州与大后方其他省一样全力支撑着抗战后方的经济,增强着抗战实力,为取得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节选自《贵州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及贡献》(易同军 著)

编辑

孙杰昊

责编

李佳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