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三届“你好新时代”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获奖名单重磅发布!其中,由贵州卫视推荐的作品《团结村的帽子戏法》获得最佳导演奖一等奖。
这部优秀作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背后又有什么的故事?来听这部获奖作品导演陈加颖讲述《团结村的帽子戏法》的精彩背后。
《团结村的帽子戏法》导演陈加颖讲述:
团结村的黄大发老支书是时代楷模,很多观众都认识他,都知道他为了全村人吃上一口白米饭梦想,带领全村村民花了30年时间在半山腰挖了一条天渠,为村子引来了水,大家吃上了热腾腾的白米饭。但是大家的视线可能还停留在这条天渠的故事上,其实在这两年,贵州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正深刻变革着这片大地。在团结村,大家不仅吃上了白米饭、过上了小康生活,整个团结村的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与梦想合拍》节目,就想让大家的视线与时俱进,让大家看看黄大发现在的生活、现在的思想;村民绿油油的稻田,村民的各种产业;中天金融的农旅及产业帮扶、星空别墅,以及团结村乡村振兴的年轻面貌。
黄大发的团结村有很多的报道和拍摄,循规蹈矩、固守成章的报道方式是不能脱颖而出的,所以潘台和唐总提出了一定要做出新意的要求。所以节目组在这集短片中花的时间周期是最多的。前期踩点去了两次,在黄大发的平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黄大发先生喜欢帽子,而且有好几顶帽子,觉得这也许是个点。经过专题策划会,把思路报给频道领导,经过修正打磨,最终捋出了一条创意线:以黄大发三顶帽子为线索:草帽代表黄大发开天渠奋斗历程、礼帽代表黄大发过上的小康生活、而戴上渔夫帽的黄大发是一个可爱、洋气的老头,不仅是生活,他的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一点是踩点get到的真实体会。他的帽子的变化和更新,也代表着团结村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最后我们将帽子变化定为这集短片拍摄主线,名字就叫《团结村的帽子戏法》。
接下来就是拍摄过程了,《与梦想合拍》的核心创意就是要有一个错位创意合拍,根据创意,我们让黄大发揭开帽子,变出了年轻的村民、变出了中天金融的帮扶,也是寓意变出新生活。
拍摄过程中,我们分不同的场景,尽量真实地还原了黄大发的一天生活。他去天渠、去田里一般都会戴上草帽,会客走亲戚的时候一般都戴了礼帽,而参加中天的活动他会挑最好看的渔夫帽戴上,那边年轻人很多,他接触的年轻人也很多,他的思想也正在被改变着。我们设计了固定跟拍帽子的构图镜头,拍摄轨迹。也结合后期思维设计了三个帽子的同时出场。在黄大发的着装打扮上也做了三种改变。在任何一种拍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很重要,我们有个女编导比较厉害,一直在担任他“孙女”的角色,安抚和调动黄大发先生的情绪,也激发出了黄大发最可爱的一面。最后还给了黄大发先生“最豪华”配置的一次专访。
这次拿到央视新闻“你好新时代”融媒体作品大赛的最佳导演一等奖,实属荣幸。整个短片不是某个人的功劳,是在频道领导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晶。
相关链接:
该片讲述了共产党员黄大发用36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在高山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10公里的生命渠,养活了全村上千口人的感人事迹。黄大发的“愚公”精神感召中天金融集团结对帮扶团结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品拍摄思路有创意,以黄大发真实的草帽(过去)、礼帽(现在)、渔夫帽(未来)为线索,动态展现出团结村每个阶段的变化和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