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近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贵州省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据了解,该《方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强统筹布局,提升优质砂石骨料供给能力;着力完善标准体系,提升产品的质量保障能力;着力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和本质安全水平,实现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引导全省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优化布局、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着力建设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机制砂石项目,推动机制砂石产业绿色发展。
《方案》明确,新设砂石矿山最低规模为30万立方米/年,到2022年,力争100万吨及以上企业的产能总量占全省产能的比例达到30%。到2025年,力争生产规模100万吨及以上企业的产能总量占全省产能的比例达到50%,建成5—10个超大型机制砂石生产基地。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等有关要求,I类产品为代表的高品质机制砂石占比50%以上,满足工程建设对高质量砂石产品的需要。每年培育2—3家智能化、绿色化、质量高、管理好的示范企业。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方案》的出台,对促进全省砂石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标准,通过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机制砂石企业绿色发展能力提升,得到可持续发展。
实习记者杨健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