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市州巡礼迎盛会丨毕节:喜看乌蒙织锦绣 乡村振兴正当时

毕节市人民政府网
1665796680
积分商场

五彩斑斓秋意浓,瓜果飘香粮满仓。

时下的毕节,随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割稻谷、摘苹果、采高粱……在乌蒙大地勾勒出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

村民在七星关区响水乡青山村辣椒加工厂劳作  王纯亮  摄

与秋收场景相映成趣的,是技术培训、产业谋划、环境改造等各项工作,也在村村寨寨有序展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之变,乡村振兴,正在毕节大地演绎。

“全村就一条出村路,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回顾十几年前的情形,百里杜鹃普底乡永兴村党支部书记黄鹏有种忆苦思甜的感觉。

百里杜鹃普底乡永兴村   龙 艺  摄

黄鹏介绍,自2010年以来,在国家、省、市各种政策的帮扶下,永兴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同时在百里杜鹃大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永兴村抢抓机遇,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济,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8月初,永兴村利用中央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打造的花间别苑民宿开业,短短几天时间,8间客房全部住满,都是长租客。由村党组织领办的花间别苑民宿,不仅带动了部分群众参与入股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拓展增收渠道,还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

百里杜鹃普底乡永兴村花间别苑民宿   韩  雷  摄

当前,永兴村共开办农家乐11家324个床位,每年从杜鹃花开持续到10月,床位全部住满,开办农家乐的群众实现户均10余万元的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620元,同十年前对比大幅增长。

旧貌换新颜的永兴村,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一路高歌猛进。永兴群众迈向乡村振兴的步伐也越加坚定。

永兴之变,正是毕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毕节制定《毕节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毕节市盘活乡村振兴领域“三资”化解债务风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六个专项行动、《毕节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评估实施方案》和《毕节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清单》,形成了“1+6+1+1”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同时,毕节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壮体”,用好用足财政衔接资金,巩固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逐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威宁新发乡宝塔村稻田  周天贵  沈光勇  摄

近段时间以来,威宁自治县新发乡花园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江组织群众,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水稻的收割使用上了收割机,既提高了效益,又减少了成本。

“今年4月以来,花园村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完成标准水田改造100亩,发展种植水稻80亩、茭白20亩。水稻预计亩产1700斤。”王富江说,统一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不仅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是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线。

威宁新发乡花园村党支部书记王富江正在收割水稻  周天贵  沈光勇  摄

今年,新发乡共有7个村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建设,种植水稻230亩、茭白90亩,预计产值近150万元,助力群众增收117万元左右。新发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李强说:“该项目将原本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成了连片的大块稻田,降低了管理成本,还有效提升土地品质,促进了农业增产、群众增收。”

时下,黔西市洪水镇解放村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成熟上市,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受市场青睐。

黔西市洪水镇解放村农民忙着采摘葡萄供应市场  史开心  摄

近年来,解放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柳岸水乡”景区优势,因地制宜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葡萄、李子、桃子等特色精品水果产业,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不断绘就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乡村振兴画卷。

产业百花竞绽放,乡村振兴活力满。

织金珠藏先锋村鑫田茶业  韩贤普  摄

2022年以来,毕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冷库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业生产信息化、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让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曾经“苦甲天下”的赫章县海雀村,如今林茂粮丰,山清水秀。

绿漫海雀  韩贤普  摄

海雀之变,变在发展环境。

站在海雀村巡山路的路口处便可俯视海雀全景,青山之间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环村柏油路、通组路、串户路如玉带一般,将海雀人家串联在一起。村口刚修建的篮球场,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水库里清澈的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和海雀挺拔的华山松。

这样的场景,是海雀几代人接续奋斗和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关心换来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2021年的18633元;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至77.21%;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覆盖,教育、医疗、卫生等全面升级,民族手工艺产业、民宿经济等不断发展。

海雀,实现了涅磐重生。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海雀人的底气正如该村名誉村支书文正友所说:“一是老百姓不断增强的内生动力,从以前的被动‘等靠要’变成现在的主动‘谋发展’;二是老百姓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上学期间,家里看不到4岁以上的小孩,都坐到教室里去了。”

海雀村一角   韩  雷  摄

也如贵州省委党校、毕节市委党校海雀现场教学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赵青所说:“老百姓精神层面的改变,是整个海雀变化中最令人印象深刻、最为宝贵的财富,‘以前和乡亲们打招呼,他们会害羞,有的甚至不回话。现在大老远看到我们,不仅主动拉家常,还会邀请到家里做客,很纯朴,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山青水绿春常在,花木成畦手自栽。

“塑形”之后的海雀,在乡村振兴路上不断“铸魂”,这样的海雀,未来可期。

海雀之变,更是毕节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探寻乡村治理的一个生动案例。

自乡村振兴号角吹响以来,毕节注重高位推动、资源整合、群众参与、党建引领和环境提升,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黔西市绿化乡大海村秋景如画   周训超  摄

截至目前,市委、市政府明确38个市级领导和120个市直单位分别联系全市38个特色田园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从市直部门选派38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到试点示范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试点示范村的规划、环境卫生整治、乡村治理中,通过院坝会、板凳会等方式,多方听取群众建议和意见,提高参与试点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示范试点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作示范。

喜看稻菽千层浪,踔厉奋进谱新篇。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开,毕节广大乡村面容焕发一新,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乘着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东风,毕节将在新征程上持续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