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步至千里 聚沙成铁塔
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党总支学习计划《党支部书记读经典》之红色故事系列。今天请听第七期《“小油灯”的作用》。
本期诵读: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第三党支部副书记 胡晓丹
红色故事系列第七期:《”小油灯”的作用》
00:00 / -“小油灯”的作用
整理:冉光电 党海波
1934年的夏天,每到夜晚,在枫香溪村寨里随处可见提着小油灯满寨子“转”的人,远远望去像一只只萤火虫在飞舞。据枫香溪的王焕进说,其实那是寨民为红军将士提的油灯,方便将士们在寨子的显眼处书写革命标语。他说,当年他还很小,每到晚上,他也跟随红军将士出去写标语,为他们提油灯。因此,他时常被贺龙军长亲切地叫作“小鬼”呢!
红军当年为什么要写革命标语呢?又为什么要在晚上写呢?故事还得从1934年6月19日说起……
当时,正是农村打田插秧的繁忙季节。红三军到达枫香溪的当天便召开了中共湘鄂西分局枫香溪会议。会上,贺龙根据黔东人民斗争士气高昂和各派军阀不统一相互纷争的局面,提出了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强调了宣传工作在苏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讨论通过了恢复红三军中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等问题。当晚,部队在“黔阳宫”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关向应传达中共中央分局的決议,得到了广大干部的支持和拥护。会后,贺龙立即从各师和司令部抽调了一百多人组成宣传队,负责发放革命传单、书写革命标语等宣传工作。
当时,由于国民党的刻意抹黑,很多群众对红军不了解,也有个别有意为难红军的。为了让群众尽快明白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红军主要采取发放传单和书写标语的形式进行宣传。由于红军白天既有军事任务,又要帮助群众劳动,所以只好把宣传工作安排在晚上进行。可是,晚上黑乎乎的,怎么做革命宣传工作啊?于是,村寨上一些开明的群众,跟“小鬼”王焕进一样,主动帮红军将士提灯照亮,方便红军将士书写标语。这样一来,红军就解决了对各地的道路和地形不熟、缺乏照明等方面的困难。群众则分头为红军带路、提油灯,帮助红军将士书写革命标语和发放传单。
自从红军的宣传队在一些显眼的路段、房屋墙壁上书写“红军为消灭国民党军阀、为土地归农民而战”“红军为穷人保江山、为天下太平而战”“取消国民党一切苛捐杂税”“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不拿工农一针一线”等标语,以及向“神兵”队伍发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致贵州印江、德江、务川、沿河各县神坛诸同志书》《中国工农红军的任务和纪律》等传单后,“红军为穷人”“红军是穷人自己的军队”的思想很快深入人心。徳江、沿河、印江的两千多名“神兵”于6月26日前往枫香溪投奔红军,被红三军改编为黔东纵队,苏区人民也先后组建了四十多支规模不一的地方游击队,协助红军打土豪、分田地。
一天,贺龙军长摸着王焕进的头夸奖他说:“小鬼,你的油灯虽小,但作用不小啊!它既为苏区人民指明了方向,又壮大了革命队伍的力量。
联合党支部:
贵州省体育局机关党办党支部
贵州师范大学管弦乐系党支部
策划:莫梅、黄鹏、殷静平
编辑、配乐:莫梅
录音制作:李彬、杨曦、付啸
版头播报:苏东方
摄影:曾明
版式设计:徐晨晰
学习计划指导:郑东升、王天波
编审:王丹
监制:齐金蓉
诵读故事选自中共贵州省党史研究室编《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
特别鸣谢:贵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技术中心党支部
技术支持:贵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技术中心7.1.4全景声录音制作系统
我们下期学习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