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研究创新功能的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将用2至3年时间,在全市建成20个至30个示范研究型病房,并逐步将研究型病房建设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药械试剂临床试验、医学技术临床研究等创新活动的策源地,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积累经验、探索路径。
据介绍,研究型病房的床位规模将按照病床一般不少于30张、一般不超过现有编制床位数10%左右的要求制定。相关部门将不对研究型病房进行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以及相关费用指标等考核。
据了解,实施方案从激发创新活力、建设创新策源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加强创新投入、创新组织管理六个方面提出了28条改革措施,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研究功能、提升研究创新实力提出路径和目标。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医管中心党委书记潘苏彦说,医疗卫生机构是医学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研究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充分释放医务人员的创新潜能,才能跟上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居民健康。
据悉,为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北京市还将建设“北京市健康云”,实现电子病历、检验结果、居民健康档案、处方信息和电子医学影像共享,对汇聚的医疗健康信息进行相关处理后按病种整理成数据集,向有贡献的成员单位和创新企业开放。
潘苏彦表示,北京市还将加大对医疗卫生行业专项投入,支持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和医用设备的开发,以及罕见病、抗肿瘤药物和干细胞、体细胞等方面,进行应用性、实用性战略攻关,为解决卫生健康“卡脖子”问题提供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