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提高科技供给质量水平。目前,贵州大学正基于贵州丰富的煤及煤层气、磷、铝、锰、重晶石等特色资源,聚力找矿、采矿、选冶、加工等环节核心技术,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在贵州大学矿业学院的模拟矿山实验室,副院长文志杰正带着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们,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教学。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安全工程研一学生 刘鑫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安全工程研一学生刘鑫告诉记者:“我们课程的学习内容一般都是围绕煤矿灾害,比如水灾、瓦斯等,未来可能会从事矿山的仪器安全监测的工作。”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文志杰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文志杰告诉记者:“我们矿业学院包括四个专业,采矿、测绘工程等,特别注意实践性课程。66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8000多名的毕业生,整个贵州省接近80%从事采矿专业的学生是由我们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培养的。”
今年4月,矿业学院组建了14个特色科研团队,围绕顶板灾害等开展联合攻关,并建立了一套废弃矿山蓄能发电模式。“2024年我们承接了一个贵州省废弃关停矿井蓄能发电这个关键技术,因为贵州省内有接近1000多个废弃矿井,利用废弃矿井来蓄能发电,就把我们‘富矿精开’的产业链延伸出来了。”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文志杰介绍。
除了直接服务“富矿精开”外,贵州大学还持续加强学校资源、冶金、环境及化工等学科的建设,助力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其中,化学与化工学院每年就有60%以上的毕业生在磷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
“这个时候因为我这边阀门是全关的,所以系统里面流量为0对吧,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泵就不容易烧坏。”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化工省级教学实验中心主任王梦正在给专业大二的学生们教授一堂实验课。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二学生 杨青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二学生杨青告诉记者:“高中的时候就对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毕业之后打算考研,做科研、往实业方面发展。”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化工省级教学实验中心主任 王梦
“我们这门课属于化工原理的实践环节,对于工厂的一些生产环节、单元操作都有了解,加强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一个更深的过渡。”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化工省级教学实验中心主任王梦告诉记者。
聚焦“富矿精开”发展需要,化学与化工学院还依托“博士工程师”计划,由博士生团队带着课题和项目,走进工厂、车间、矿山,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绿色化工博士工程师实践团团长王家旻告诉记者:“今年和2到3家企业达成合作,像最近我们一些合作的新能源公司,都是根据他们的材料进行优化升级,聚焦贵州的特色矿业,例如磷矿、锰矿,就是用了我们新的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的连续化生产,效率至少提升30%以上。”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刘飞
“重点聚焦精细开矿和精深加工,有化学化工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每一年本科生在350人左右,硕士和博士在170人左右,目前的就业率达到96%以上。”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刘飞介绍。
日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发现千万吨级重晶石矿资源,有了好矿怎么开?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主动出击,院长带队,与县政府、当地龙头企业积极对接、实地考察,找准行业发展关键问题。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付勇告诉记者:“我们紧密围绕重晶石矿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老师、学生组成团队进行有效的帮扶,推动重晶石产业的高质化利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工信和商务局(科技局)局长 杨佐龙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工信和商务局(科技局)局长杨佐龙告诉记者:“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主要是人才的匮乏,希望贵州大学与我县共同建立一个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吸引和培养一批年轻的科技人才,把我县重晶石矿山建成安全、环保和标准的绿色矿山。”
以“强工科”为主要抓手,贵州大学现拥有直接服务于“富矿精开”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贵州省全面充实“富矿精开”工科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每年,贵州大学培养工科研究生1800余人、工科本科生3700余人,为“富矿精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