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31日起,《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苗族文化纪录片《苗族祭白虎》《苗年》《苗族贾理》和《敬桥节》,每部两集,共八集。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个古老的民族,细细述说这些神秘的故事。
7月19日周二20点10分,《苗族贾理》第二集,将在贵州六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苗族贾理》
第二集
千百年来,苗族贾理文化像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清水江、都柳江,穿越大山,穿越历史,滋润苗疆大地,哺育苗家儿女。
大凡苗族社会的一切典章制度诸如鼓社体制、议榔定规、祭祀仪式、农耕时令、建筑营造等,直至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莫不包括在贾理之中,贾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社会、宗教、教育、伦理、习俗等等各个方面。
作为苗族文化大法典的贾理,具有哲学宗教、法理精神和人伦道德三者一体同构的文化特征,贾理文化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三大法理——神理、天理、人理。
三都水族自治县盖赖苗寨,一场肃穆而悲怆的苗族葬礼正在举行。葬礼中,祭祀长老正在主持祭祀先祖和神灵的各种仪式。
这顶帽子是雷山县报德苗寨杨氏家族的传家宝。是贾理长老在举行贾理典仪时佩戴的一顶贾理法冠。
贾理法冠用某一次贾理盛典的牛皮制成,帽顶束以麻丝。每次重要的贾理仪式完毕,主家会赠送几绺麻丝给主持仪式的大长老。——法冠上的麻丝就是这样来的。
麻丝在苗族贾理中象征着生命,按照贾理解析,古代苗族种植的麻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麻割后复生,越割越旺,所以代表长寿,是生命的象征。
传说:人类祖先姜央开疆辟土的时候,田里随处种麻,到祭祖的时候,用麻拴住祭帽顶,戴给圣母妺榜妹留看,她见了高兴地说:“我的子孙多勤劳啊!”从此,鼓藏节用的鼓藏牛,牛头要系麻丝;二月二敬桥节,苗童头上要系麻丝;贾理典仪上,贾理长老法冠上要有麻丝……
法师刀,贾理祭器,苗族贾理长老必备之物。贾理认为,法刀是祖灵的象征,是贾理的主要象征物。
天地创造之初,它们的脐带是连在一起的,两者为争谁大而纠纷不停。天神用法师刀把它们的脐带割开,才平息了天地的纠纷。
在重大典仪中,苗族祭祀长老及其他贾理长老,多用法师刀或者其象征物巴茅草以壮形色和声威。贾理古经也因此代代这样诵唱——
爹逝不葬法刀,娘亡留下雨伞。
老宅中遗下贾,谷仓里留下理。
伞留姑娘肩扛,刀留儿子腰佩。
扛伞才能飞涯,佩刀才能进山。
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贾理代表性传承人李会堂贾师正在举行传贾仪式。
苗族贾理,是苗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形态,因而其传承方式也特别讲究其庄重性和神圣性。传习的时间也不是乱定,而是应该选晴明吉利的好日子。根据苗族贾理描述的“女绣花,男习理”男女社会分工,学贾习理主要是由男子来进行。
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苗族贾理的传承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贾理文化在传统苗族文化中,属于一种特殊的精英文化。理老是乡村精英中的精英,是传统苗族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所依靠的主要力量。如果掌握贾理的人,不能成为一方的苗族长老,不能参与地方村落的治理以及主持婚丧嫁娶等等传统典仪活动,也就完全丧失了贾理文化的主体社会功能。
贾理文化是苗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涉及人文、法理、文艺等等诸多方面,那么在抢救和保护过程中,则应整合民族、宗教、文化、法制等多方资源,运用文化学、民族学、法学、文艺学等各门学科理论来推动贾理的研究和传承,在这方面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在社会实践中,积极发挥贾理文化在村规民约运用等当代乡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功用。
千百年来,苗族贾理通过历代的主要传承人理老、寨老、祭师等,广泛应用于苗族历史与文化传播、伦理道德教育、社会管理、宗教祭祀、娱乐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实用价值。苗族贾理主要依靠它的这些实用功能所产生的文化认同、道德约束、法律(习惯法)规范、精神信仰等作用,增强了苗族的民族凝聚力,维系了苗族社区内部的长久稳定与和谐。
源远流长的苗族贾理文化犹如这奔腾的清水江、都柳江,千回百转,生生不息,穿越大山,穿越历史 ,滋养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每周二20点1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在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六频道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