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症状:发热,手掌、脚底出现皮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及接触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易感人群: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常通风、多消毒、晒衣被,接种EV71疫苗,流行期间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侵入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脾脏肿大、玫瑰疹与血细胞减少等为主要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典型并发症。
传播途径:主要经水、食品、日常接触以及苍蝇等生物媒介传播。
易感人群: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需洗手;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染媒介;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时,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
三、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易感人群:常年散发,夏秋季节多见,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讲究饮食卫生,使用卫生厕所,消灭苍蝇;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婴幼儿玩具应定期清洁、消毒。
四、手卫生知识
预防疾病,从正确洗手开始
来源: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